投稿与评析 | 传授中华传统医药经方治好了我的慢性病
2021年8月9日
传授中华传统医药经方治好了我的慢性病
冀文芳
我今年53岁了,从40岁开始就到处寻医问诊,现在已经是十几年的“老病号”了。看病的经历,也是我个人成长的经历。
十年前同事送我“未老先衰”“康师傅”“剌剌秧”“秋裤”等外号。那时侯小风一吹我就头痛、鼻子发热、嗓子痛、感冒一波又一波……有时候感冒好了,耳朵却聋了。那时我四处打听名医,北京电视台介绍某医院有个名医,我就想去那里看病。有一次长达半年之久的感冒吃什么药也不好,80多岁老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凌晨三点帮我排队,用15元挂了专家号(现在想起十分愧疚她老人家,这么大的年纪还为子女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
当时看病时我准备了一张A4纸,写满了一些身体的不适,专家听了三分钟,还没等我讲述完毕,她就不耐烦地说“行了,我知道了”;诊室内没有看嗓子用的压板,也简化不用了;并跟后面外地、慕名而来、需加号的病人家属说,你明天到某医院去吧,明天我在那里看病,挂号费200元。当天(2007年)这位名医给我开了1200多元、十四副中草药,我抱着二大包中药走出医院时,医院传达室的人开玩笑地说“你是吃饭,还是吃药呀!”。回家后中药吃了三副,可病情越来越严重,难受得只能夜里坐着睡觉,没办法我又跑到某医院的耳鼻喉科看病,才治好了那次的感冒。
失眠也困扰我十多年了。开始每天夜里3点准时醒,年轻时(40岁)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追一下电视剧、看看小说,白天有时间也能补个觉。但是时间一长可就撑不住了,尤其是春天眼睛更是睁不开,人也无力讲话。别人总觉得我架子大,不愿意与同事和朋友交流,说我坐汽车时总跟局长似的闭着眼、不讲话,气色灰暗。
求医不如求已。从2012年开始,慢慢自学中医基础知识,不断学会用艾灸给自己治病,不经意间每晚灸气海穴,体检时发现自己的子宫肌瘤钙化了。收到了良好反馈,我对中医的学习更有兴趣了。
但十几年的失眠也是时好时坏。2016年夜里,失眠时偶然在喜马拉雅听到了讲的《聊聊张锡纯医案》,他的课程就像催眠曲一样伴我入眠。从那时起就喜欢上的讲课,反复听课反复琢磨,找出自己的病因。从自己身上做实验到给家人、朋友当参谋。
一.讲“人参归脾丸”是我们一生的补药
我记住的话:人参归脾丸是我们一生的补药。从那时起,我一天只吃一丸人参归脾丸。到了2017年10月,本人查出轻度贫血。从那时起一天两丸人参归脾丸;朋友们惊喜发现50岁的我,手上开始长肉肉了,原来手上一道道如同小蛇的褶皱沟痕盘踞在手上,现在手上的肌肉饱满了。
这个药我也推荐给了同事。她40岁,做事善于运筹帷幄,将细节做到完美。表面大家羡慕她,但谁知道她背后的努力,略懂一点医理的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一次她跟我说她累极了,我给她推荐了“人参归脾丸”,她吃后说身上好像长了好多劲。我告诉她“思伤脾,人参归脾丸是你一生的补药”。
人参归脾丸也伴我在人生最艰难时刻走了过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低谷,我也不另外,有时精神紧张时吃完一丸人参归脾丸,半小时后我立刻气定神闲地迎击新的挑战。
二.讲的许多中华经典名方治好了我的慢性病
2016年的一次感冒始终不好,我听别人说某医生好,没办法挂号费300元也要看呀!
当时那个名医还给外国朋友讲授中医知识,我想这次我可真找对人了呀,这药对我也真起作用,感冒很快就好了。可我一位学习中医的朋友不屑地说,这不是经方“小柴胡颗粒吗”?听了的讲解后,才明白原来很多医生开的大药方子,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已给我们准备了中成药。国家也尽力让百姓看得起病,它们躺在药店里沉睡。我现在基本都是“小柴胡颗粒、玉屏风散、加味逍遥丸、六君子丸、防风通圣、归脾液、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中华经典名方。今年体检时尿酸有点高,一直吃着乌鸡白凤丸,有一、二天不吃就觉得自己大拇指关节处痛。
讲人体气虚问题,我几乎全“中奖”了。今年开春后自己更爱出汗了,吃黄芪片时总要上火,吃玉屏风散还好一些。这样我每天三次每次吃一包,出汗问题解决了一些。但是到了端午节后,自己出汗继续增多,失眠问题又来了。我看“”的留言里,有的朋友说每次吃一包玉屏风散药力少,要一次吃二包。我也增加了剂量,好了一些,但睡觉还有点差。有一次夜里听讲“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我恍然大悟:夏天出汗多了,本人又容易贫血,所以每天应再增加一次玉灵膏。果真是这个问题,吃了玉灵膏后,睡眠质量提升了很多。这个夏天我根据一天出汗多少,增加或减少玉灵膏的剂量,失眠问题完全解决了。
的语音课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总在安静的环境里听,早上睡醒时;中午小憩时;夜晚入眠时、短暂的睁开眼时……听着他的声音让我感到坦然、平静。
医案评析 by 圆力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确确实实给我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体弱多病、步履蹒跚的背影,但是我从这个背影之中读到了坚强和希望,那是对健康的渴望。而且作者也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学习中医,最后成功的治好了自己的疾病。碰见良师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己努力,才会有今天的结果。我想把这样一句话送给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将属于希望。”
好了,咱们把视线移回到人参归脾丸上,相信有不少人会有类似的疑问:人参归脾丸到底是干嘛的?它和归脾丸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看归脾丸,这个咱们比较熟悉,归脾丸是宋代《济生方》里的方子,原方叫归脾汤。这个方子是补气血、健脾的。其组成是以四君子汤打底: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再加上黄芪、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而组成。
那么什么人会需要用归脾丸呢?一般都是脸色苍白的或者是萎黄的,浑身倦怠无力,身形瘦弱的人,这种人眼皮不是那种精神的状态,而是眼皮半耷拉着,说话没劲,一伸舌头,舌头边上有齿痕,有牙齿印很深,舌头胖胖的,上面唾液很多。
像这样情况,如果放到女性身上的话,女性的月经有时候会超前,量会特别多,颜色特别淡,甚至月经以后淋漓不尽,这是因为脾虚不能统血,控制不住这个血。
血的来源是脾胃,而心悸怔忡的人,多数是心血不足导致的,所以心脏容易咕咚咕咚乱跳的人适合归脾丸。还会像作者似的,会失眠多梦,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血不养心,心血不足了,晚上睡觉就容易失眠,而且梦特别多,总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这些都是归脾丸的使用范围。
再说回这个人参归脾丸,如果大家有心就可以发现,这两个药物有两个地方不同。第一,归脾丸用党参,人参归脾丸用人参。第二,归脾丸有大枣,而人参归脾丸里面没有大枣。其余药味,无论是炮制品,还是含量配比,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参归脾丸与归脾丸的最大区别,就是将归脾丸中的党参,换成了相同量的人参。
这么换有什么意义么?其实人参与党参都是补气中药,但是作用强度有区别。人参的作用强度更强,中国药典记载其“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而且药性偏温;党参的作用强度平和一些,中国药典记载其“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药性较为平性。所以,从人参与党参的药性区别来看,人参归脾丸的作用要强于归脾丸,药性也更为温热。
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人参归脾丸和归脾丸都是可以治疗气血不足、脾虚的,适用于心悸、失眠,饮食减少,身体没劲,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或者量大等情况。这两个药的全方药性是偏于温补的,相比较而言,人参归脾丸的温补之性会更强。由于人参归脾丸属于温补类中成药,所以体质壮实的人、外感高热的人不宜服用。
相关文章阅读:
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您能分清吗?
音频:
聊聊张锡纯医案
投稿◎冀文芳
评析◎圆力
封面◎八岁
编辑◎紫叶
的官方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本拥有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