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伤寒论》解读81-84条
#《伤寒论》连载
导语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伤寒论》解读1-3条
《伤寒论》解读4-6条
《伤寒论》解读7-10条
《伤寒论》解读11-14条《伤寒论》解读15-17条
《伤寒论》解读18-22条
《伤寒论》解读23-25条
《伤寒论》解读26-28条
《伤寒论》解读29-30条
《伤寒论》解读31-32条
《伤寒论》解读33-34条
《伤寒论》解读35-37条
《伤寒论》解读38-39条
《伤寒论》解读40-43条
《伤寒论》解读44-47条
《伤寒论》解读48-50条
《伤寒论》解读51-57条
《伤寒论》解读58-59条
《伤寒论》解读60-62条
《伤寒论》解读63-64条
《伤寒论》解读65-67条
《伤寒论》解读68-69条
《伤寒论》解读第70条
《伤寒论》解读71-74条
《伤寒论》解读75-77条
《伤寒论》解读78-80条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81)
这条论述伤寒下后,虚烦兼腹满的证治。
之前三条分别讨论误汗、误吐、误下,邪陷胸膈与心中诸证的证治。78条还举出了两个兼证:一是兼气短的栀子甘草豉汤证;二是兼呕吐的栀子生姜豉汤证。本条承前三条之邪陷,循序渐进地举出除78条所提及的两个兼证外的第三条兼证,是比心中更深的腹胀满证。“伤寒下后”,是指病的来路;“心烦”与前相同,是虚烦的代言;“腹满”是出现的兼证,由于腹满严重,才出现“卧起不安”,说明腹胀满严重,不堪忍受。所以用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破滞除腹满。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擘)十四枚,厚朴(炙,去皮)四两,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清热除烦,枳实、厚朴利气除胀满,因邪陷较深至腹满,故不用豆豉宣透升散,而用枳实、厚朴下气破滞除腹满。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2)
这条论述伤寒误下致虚烦兼中寒的证治。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凡《伤寒论》用“医以”二字是责医治疗失误。“丸药”据王肯堂说是神丹甘遂,刘渡舟认为是汉朝流行的一些泻下丸药。一种是巴豆制剂,为热性泻下剂;另一种是甘遂制剂,为寒性泻下剂。这两种泻下剂的力量都很强烈,所以说“大下之”。伤寒,不发汗解表,而用猛烈泻下剂大下,而且寒热不分,不但表不解,且表邪下陷,轻则至胸膈,重则至心腹,所以身热不去、心烦、腹满,且徒伤中气,形成胸膈有热、腹中有寒的上热下寒证。据后人推测,应有腹痛雷鸣、下利等里寒症状。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擘)十四枚,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本方用栀子清热除烦,干姜温中,御冷止利,可谓热因寒用,寒因热用。二味成方,和温清三法备。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83)
前面几条举栀子汤证,这条示栀子汤的禁忌证。
“病人旧微溏”,是说病人平素大便溏薄,说明脾胃虚寒,即使有栀子汤证的证情,也不可草率使用。本条虽示禁忌,但它是承接上条的上虚热下寒实,用栀子干姜汤。这种承接写法是让读者参考上条治法。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4)
这条论述太阳病过汗,阳虚水泛的证治。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这时候我们要看汗后证情有无变化,如无变化,表证仍然存在,发汗不解可再发汗。汗出后,仍然发热不解,而且出现了“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的表现,说明发汗不得法,不是误汗就是过汗,伤了少阴阳气,这时的发热不是原来的表证发热,而是少阴阳虚,虚阳外越的发热;阳虚水泛,水气上犯凌心,则心下悸;阳气虚不能上充养脑,加之水气上犯故头眩;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虚,不养筋肉,所以身动,振振欲擗地。心下悸是指心下筑筑跳动,头眩是指头晕眼黑,身动是指全身肌肉跳动,振振欲擗地是指身体颤抖站立不稳、将要倒扑的样子。这些症状的出现,正是少阴阳虚不能镇水,水气上犯,应用温阳化水的真武汤治疗。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附子温肾阳,配生姜散阴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据《本经》说“能利水”,味酸益阴,可制附子燥烈之性,使其温阳不伤阴;助茯苓、白术、生姜利水,且酸敛,平衡阴阳,与证更为合拍。
本文节选自《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真,每一条文都有详细解读,十分适合伤寒新手,老手如果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迫不及待想看完的读者,直接戳下面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哦!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真》,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集明、清两代诸多有名注家对《伤寒论》精华注解,参以己见,解读通俗易懂。主要内容为《伤寒论》全集的解释,其特色为既借鉴古人对《伤寒论》内容的注释、观点,又结合本人对《伤寒论》的理解,用通俗语言解读,使《伤寒论》更能为现今中医工作者服务。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真》。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通窍全凭好麝香!王新志教授应用麝香经验简介
●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今天介绍一下桑菊饮这个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