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新冠特刊】一位外科医生在隔离病区的中医诊疗日志(四)

【新冠特刊】一位外科医生在隔离病区的中医诊疗日志(四)

#新冠特刊

往期日志精彩回顾【新冠特刊】一位外科医生在隔离病区的中医诊疗日志(一)
进入到隔离病区的第一天,我决定用中药
【新冠特刊】一位外科医生在隔离病区的中医诊疗日志(二)服用中药的六位患者,症状都好多了【新冠特刊】一位外科医生在隔离病区的中医诊疗日志(三)62岁的老太太,吃了几付中药,明天就要出院了

第八天

我的“战友”,被感染了
一直揪心的患者A,逃出一劫
还有一位患者C,出院了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晴

今日立春,本应是春暖花开,郊外踏青、赏花游景的好时机,但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本来科室秩序已经恢复平静,一石击起千层浪,我们科室的战友,竟然有三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昨天我们还在一起并肩作战,亲如兄妹,今天却成了我们的病人。密切接触的战友,也要单人单间隔离。为了配合整体行动,我们晚饭后开始了大搬家,几十人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喧嚣又恢复了平静,每个人都不说话了,心里沉甸甸的。希望他们都没事儿,早点儿归队!一起来的,我们要一起平安的回去!家人和同事们还在盼着我们凯旋归来!

值了一整天主班,病房里还算安静,一直让我纠心的患者A、患者H今天下午终于病情好转。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患者A,昨天因为呼吸困难,已告病重了,给予面罩高浓度吸氧。昨天服柴胡桂枝汤三次以后就没发热了,出汗、怕冷的症状也好些了。下午自诉呼吸困难也好转起来了,我长出一口气,真怕他病情加重上呼吸机,他才42岁,如果“走了”,整个家都散了。

服中药的62岁患者C,今天也出院了,肺部病灶吸收的很理想。能为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作为医生,心里是很幸福的!

其他同事也注意到了服用中药的效果,大部分也将中药作为治疗的一种选择,让我帮忙给开些方子。学了多年的中医,心血没有白费!医圣仲景的《伤寒论》真的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还要感谢的是中药制剂室的云山主任和其他兄弟们,昨天上午就能把药煎出来送到患者A手中,争分夺秒地把患者从病魔手中抢回来!他们才是幕后的英雄!

第九天

反复思考
三副柴胡桂枝汤显退热奇效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多云

第九天,今天上夜班。43岁的男性患者A,是一个重症患者,呼吸困难、乏力,很是让我揪心。晚上病情基本平稳,今天也没有发热,出汗、恶风都缓解了。

病情回顾

1.29

男,43岁。1月27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曾服抗结核药物8个月。入院诊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普通型)。今晨诉发热,38.8℃,恶风寒,头痛,乏力明显,咳嗽,胸闷。食欲差,早上吃了半碗稀粥,全吐了,口苦。舌红苔白。

考虑胸闷、纳差、乏力症状突出,辨为肺气不利兼脾虚气滞,方药:杏仁10g,桔梗6g,炙甘草3g,黄芪10g,厚朴6g,枳实10g,陈皮6g,木香6g,砂仁6g,白术12g。

1.31

诉饮食略有好转,吃了东西不吐了,但仍发热,体温最高达38.5℃,用退热栓后出汗,汗后怕风。2.3

饮食基本正常,但每天仍发热,怕冷,发热后出汗,恶风,体力、精神虚弱。舌红,苔白腻而厚、不燥,脉浮数。他很紧张,复查了肺部CT,提示炎症范围扩大。每天都用了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和抗生素头孢曲松,仍发热2~3次,最高达39℃,每次发热前仍怕冷,不发热时不怕冷,但恶风。气喘、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下床行走则气喘乏力,生活自理较为困难。降钙素原正常,血液淋巴细胞下降。

我静下心来反思这个病例:最开始入院时,白细胞2.7 G/L,淋巴细胞0.66 G/L,诉发热,38.8℃,恶风寒,头痛,乏力,咳嗽,胸闷,食欲差,口苦,舌红苔白。当时考虑气喘胸闷、纳差、乏力症状突出,辨为肺气不利兼脾虚气滞。服了中药后食欲好转,但发热不退,每日都使用了甲泼尼龙和头孢曲松,口服克力芝片,仍往来寒热、汗出、恶风,精神逐渐变差,呼吸困难逐渐加重。CT提示肺部病灶进展明显。下床活动非常吃力,患者非常恐惧。

2月3日,再次使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此后发热、出汗、恶风寒的症状缓解,精神逐日好转。现在看来,更倾向于柴胡桂枝证。

在实践中反复总结,辨证论治的水平才能逐渐提高。这时我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话: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十天,第十一天
我的几个患者,大多吃三副中药
症状都会好转
我把病案资料又整理了一遍
……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周建波,整理者:徐敏,在此特别感谢,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