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父亲用糟油调的味道,让人难忘
父亲节快乐
全天下的父亲们都辛苦了
父亲节(Father's Day),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今天(2018年6月17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来谈谈父亲的事。
演员黄磊在节目中说:“吃到一个好吃的东西,想到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很美好的事情。会记得一个味道,一个菜,或者一个旋律,一个声音。人记得最多的东西,都是感官记得的。”
所以,在此父亲节之际,我们来看看黄煌老师关于父亲做饭时淋上糟油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些中医知识呢。
久违的糟油香
前不久去太仓讲课,主人送我几瓶当地特产“太仓糟油”,打开瓶盖,香味扑鼻而来,胃口顿开。这是久违的香味。
我从小就喜欢吃糟油,这缘于爱好美食的父亲。普通的阳春面,淋上少许糟油,顿时味道就变得鲜香起来,父亲有时还在碗里盖上一块熏鱼或酱肉,或浇上一撮鱼香肉丝,那味道之香美无法形容!清明时节,父亲烧糟油螺蛳,我们弟兄几个常常吃尽碗底最后一粒小螺蛳,还用卤汁拌面;夏天,长江大蟛蜞上市,父亲烧糟油蟛蜞螯,糟油香,蟛蜞肉鲜,比蟹肉好吃;到冬天,父亲用糟油、酱油、菜油、麻油等调料加上浓浓的老鸡汤制成卤锅,将猪肚、猪舌、猪肉、鸡、蛋等熬制得酱红油亮,满堂飘香;除夕的年夜饭桌上,带糟油香的卤菜最受大家欢迎,常常嚷着要父亲再切再添。
糟油,其实不是油,而是一种调料。那是在米酒浆里加入丁香、肉桂、陈皮、白芷、玉竹、草果、甘草等中药,经秘法酿制而成。太仓的糟油最有名,据说曾获得过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的金奖。糟油看上去与淡酱油没有什么不同,但味道就大不一样了,鲜,微咸,有酒香。无论是凉拌,还是炖、烧、炒、爆;是荤食,还是素吃,只要有了糟油,就能让你心脾畅快,齿颊留香。可是,太仓糟油一直不容易买到。记得“文革”期间,父亲曾尝试用酒酿放入香料自己做糟油,居然味道还不错。我到南京以后,曾多次去长江路上的那家最大的南北货商店,但始终没有见到糟油的影子。前年,在苏果超市的货架上居然出现小瓶的糟卤,我忙不迭买了,但太咸,无香,虽说是用什么科学方法提取的,但那味道变得生硬,变得陌生,我很失望,那毕竟不是糟油!更不是当年父亲爱用的糟油!
我爱吃糟油,是因为我热爱生活,更喜欢那熟悉的家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糟油的配方虽古,制法虽土,但却有浓浓的生活气息。那经秘制封藏而来的浆液,绝不是一般的液体,而是蕴含着天地日月的精华,惟有如此,其香味才能绵长醇厚,才能让人思念至今。
以上内容选自《黄煌经方医话云游篇》
云游篇是游记,更是有关经方的随想。这些年来,作者出国讲学的机会较多。每一处的讲学,经方都受到听众的极大欢迎。经方是经典方的略称,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配方。经方是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结晶,蕴含着前人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思想方法和经验。作者在推广经方过程中,更加体会经方的宝贵,更能感受到经方的魅力。虽在异国他乡,虽然满目奇景,但眼中唯有经方。云游篇中也有部分我的回忆录,其中大部分是写家乡的食物。作者的儿童时代物质极其匮乏,吃,成了最大的快乐,记忆也最深刻。学中医后才明白,中医是一种生活医学,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是中医的血与肉,换句话说,中医就是吃出来的医学。所以,作为中医来写这些故乡的普通吃食,就更有感觉。
或扫码,进入购买页面。
祝全天下的父亲,父亲节快乐!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图片源于网络,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
钱月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内外妇儿各科,这本书里样样都有
长期饮酒的朋友,您是否有胃脘痞满嘈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