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考试党的福音,针刺调神治“考试综合征”!

考试党的福音,针刺调神治“考试综合征”!

庄礼兴,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针灸系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工作室负责人。长期从事针灸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从医二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种痛证,尤其对如慢性疲劳综合征、颈椎病、腰椎病、癫痫、帕金森病、中风后遗症及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疗效显著。

考试综合征是指部分考生面临考试时,出现恐惧、焦虑心理,导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表现为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失眠、多梦,进而出现头晕、胸闷、震颤、腹泻等。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如今考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考试综合征患病率也逐年增高,及时治疗、缓解考生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素质对其人生道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病属于过度应激,考生常常因学业压力引起症状加重,身心的不适严重影响学习状态,进而导致成绩下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长此以往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医案1则

黄某,女,18岁,广州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2017年11月8日因“胸闷疲倦1年余”在父母陪同下来诊。

患者自诉升入高二之后学习压力增加,2016年7月起出现胸闷,伴头晕乏力,于社区医院治疗后头晕好转。来诊时症见:神清,精神疲倦,神情忧郁,诉胸部胀闷,无窒息感,无气促,伴有心悸,易疲劳,四肢乏力沉重,精神难以集中,口干,纳可,眠一般,偶有失眠,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末次月经2017年10月23日,平时5天/(25~32)天,量少,色暗红,血块(+);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闭经1年。

庄教授诊察患者后,结合症状与脉象,考虑患者为因精神压力过大所致考试综合征,病因病机为患者受考试压力影响,情绪焦虑,扰乱神明,导致神乱不安、失神,从而出现一系列精神躯体症状。

中医诊断:郁证(阳)。

西医诊断:考试综合征。

治疗:以调神(安神、定神、养神)为原则。

针刺选穴:四神针、印堂、神庭、神门、三阴交、合谷、太冲。耳穴:交感、神门、缘中、心、肝、肾。

操作方法:四神针,取1寸针,针尖朝向百会平刺,刺入帽状腱膜内,迅速捻转至得气,每隔10分钟捻转1次;神庭、印堂均以1寸针平刺5分,并加电针,选用疏波;神门穴,避开尺动脉直刺2分,行捻转补法,以得气为度;三阴交以1.5寸针,沿经络循行方向刺入,得气以少腹、会阴区有针感为佳;四关穴取1寸针,刺入5分,行捻转泻法。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嘱其父母切勿给孩子过度施加压力。

2017年11月20日二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症状仍反复,诉食后腹胀,偶有矢气,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选穴及操作在前方基础上加用足三里、上巨虚。

2018年1月8日三诊:症状已明显缓解,精神可,睡眠质量可,2周前参加广州市统考后,稍感乏力,偶有胸闷,手足冷,纳眠可,二便调,末次月经2017年12月23日,持续7天,色红,见少许血块。守初诊处方继续治疗2次。

2018年2月5日四诊:精神状态转佳,偶有胸闷,无明显疲乏,无腹胀等,嘱患者加强运动,适当放松,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高考,如无特殊,可不再复诊。

按语

本例患者中医辨病属“郁证”,阴阳辨证属“阳证”。患者临近高考,产生巨大压力,情绪紧张,思虑过甚,扰乱神明,脑主神明功能失调,神机失用,五脏功能无所主,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出现一系列精神躯体症状。

因此,对于本病,治当以“调神”为原则,从神论治,以求“主明而下安”。

从症状上分析,患者见胸闷心悸、失眠、精神难以集中等症,提示心神不安,神志不定,故治当安神、定神;兼有舌淡、苔薄黄,脉滑数,月经量少、血块多,既往有闭经病史,表明气血运行不调,故治当兼以调气和血;同时,患者精神疲倦,郁郁不乐,提示脑神失养,神失所藏,故治当养神。

因此治疗上选用“安神”(四神针)、“定神”(神庭、印堂)、“养神”(神门、三阴交)穴组,并配合四关穴(合谷、太冲)以调节气血升降。其中,四神针操作时,针尖朝向百会,取聚神安神之意,以达安神之效;印堂、神庭二穴,选用较为平和的疏波,意在通督调神,使患者舒适安定。此外,庄教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嘱其适当增加运动,同时嘱其父母切勿过度施加压力,针对病因根本治疗,正所谓“治病求本”,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考生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加,考试综合征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本病的发病群体多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许多家长对本病仍较为陌生,不能及时认识到本病的出现,无法正确疏导患者,容易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西医学对考试综合征的认识较少,对本病的研究比较欠缺,暂无对本病单独的归类论述,仅纳入“广泛性焦虑症”范畴,对本病的认识仍较浅。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的思想出发,抓住其基本病机“神明不安,情志失调”,提出“从神论治”的治疗思路,无论是以心慌心悸、胸闷为主的“心悸”,以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疲劳为主的“失眠”,还是以忧虑、抑郁为主的“郁证”,都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庄氏“调神针法”具有选穴精良、辨证用穴、治病调神、重视刺法等特点,如今情志致病日益广泛化,许多疾病中夹杂着不同程度的情志变化,调神针法治疗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的潜力。

本文节选自《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庄礼兴教授的针灸特色学术经验,包括庄礼兴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来的调神针法学术观点,包括其渊源、内容、操作方法以及对临证应用变通加以论述;其次,传承和发展靳三针疗法流派,将岭南灸法、火针、挑针等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是对岭南针灸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部分主要为庄礼兴教授临床用药经验,包括善用“药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凝练用药特色,图文并茂,层层剖析。

第三部分为临证经验,精选近年来庄礼兴教授及学生总结的学术经验,选择治疗方法可行、临床疗效确切的部分内容加以分析讨论,或进行验证,或加以发挥。

第四部分是医案赏析,收录临证过程中的诊疗验案和跟师笔记,择其精华进行整理,并加上按语,使之容易理解掌握,读之如名师亲炙。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庄礼兴主编。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

● 当冬奥邂逅中医药……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