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娄绍昆:经方医学的根,我找了一辈子

娄绍昆:经方医学的根,我找了一辈子

:今日推荐图书——《娄绍昆讲经方》。作者娄绍昆是一位老中医,经方这条路走了一辈子……

本书围绕《伤寒论》、经方展开,尤其是对方证辨证的论述,不厌其烦,据理详述,情真意切,值得一看。以下摘取精彩篇章和全书目录供读者鉴赏。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
——读《伤寒论》的琐记

(一)

临床医生阅读《伤寒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疗效,正像古人说的,要把《伤寒论》当作病案来分析,同时在临床上要把每一个病案当作《伤寒论》来解读。

这句话朴实无华,揭示了在一个文本阅读的空间中,人怎样才能触及临床实在的面庞;在临床具体的病案面前,人怎样才能寻找仲景当时的身影。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与临床、抽象与具体、文本与患者的巨大反差中给人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这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挖掘、去表达,并理性地展示出来。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熟练运用的问题。陆渊雷认为,理解《伤寒论》,懂其原理的人未必能够熟练运用;能够熟练运用的人,又未必理解《伤寒论》,懂得《伤寒论》的原理。我们更应该警惕前者,一刻也不能离开临床实践。

因为临床医生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一日不练口生,二日不练手生。

(二)

《伤寒论》虽然传承自《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但它因周密、深入且构造性地展开,所以仍属于一种创造性文本。

《伤寒论》实际上是把张仲景独创性思想——方证辨证是如何展开的做了跨时空的发挥和深入的论证。

它把视野扩展到了人类疾病的整体,以全新的角度鸟瞰人类疾病存在、演化和诊治的秘密。

全书以此为主线,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时空分析。它以六(经)病及其演变为经纬,以风寒袭人致病作用于不同体质而引出临床不同的诊治为例,一一道来。

它同时对比了外感病和内、妇等科疾病,反复讨论了方证辨证的可行性。论叙具体,文理严谨,行文规范;遣词造句,精练含蓄,前后照应,互文见义;既大刀阔斧,又细腻非凡,从而赋有极大的论叙魅力。

《伤寒论》就像一把钥匙,掌握了它,就能开启生命医学中那一扇不轻易开启的大门。

(三)

张仲景除了临床专业的经验外,还有他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

所谓经验,牵涉的都是一种较长时期的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是你在所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你的眼睛、耳朵、鼻子所感受到的那些,是与你周围的人们共同分享的,甚至无须特别用语言来加以沟通,是人们之间的密码和暗号。

然而此类经验又是圈外人看不出来、圈内人说不出来的那些东西,很难找到恰当的形式来加以表达。

如果此类经验永远找不到形式,便可能永远不存在。

仲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从患者与疾病认知的整体水平出发,找到所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的一般规律与诊治方法。

我们面对《伤寒论》的时候就像面对生命、面对疾病、面对一群活灵活现的患者一样,能感受到他们的苦痛。所以《伤寒论》的价值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诊治方法,而不在于去解释这个诊治方法。

……

本书目录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读《伤寒论》的琐记 001
学习经方医学的初步 020
一、什么是经方医学——概念性问题 020
二、如何了解经方医学——自然性问题 020
三、前经方医学的实践与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共时性问题 021
四、如何了解前经方医学从药证到方证的过程
——学习性问题 023
五、医经医学也这么做吗
——比较性问题 040
六、从黄芩汤、半夏泻心汤到小柴胡汤
——扩展性问题 048
七、如何看待《伤寒论》的文本
——文献学问题 050
《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 054
漫谈《伤寒论》“方证” 061
一、方证辨证与理法辨证的异同点 061
二、方证辨证的合理性在哪里 064
三、“方证”在《伤寒论》中的地位 067
四、我对“方证辨证”的理解 073
五、人的观念会无形地束缚着人的观察与阅读 080
六、《伤寒论》的历史命运
——被《内经》化 088
七、吉益东洞的“方证主义”
——去《内经》化 091
八、病案 094
《伤寒论》药证、方证相对应体系
——由术到学 097
引子:从《中医人生》谈起 097
一、《伤寒论》药证、方证相对应体系产生于史前文化时期 098
二、术学交集的针灸术,自学中医的入门路径 104
三、术的传承,仅以语言是无法完成的 107
抓主症是方证辨证的重要方法 111
漫谈经方的加减 117
解构桂枝汤 122
一、从“甘草”开始学习桂枝汤 122
二、话说生姜与大枣 124
三、桂枝、芍药的治疗目标 124
四、桂枝甘草基与芍药甘草基
是构成桂枝汤的主要药基 125
五、桂枝汤证的形成 127
六、桂枝汤的加减方证 129
七、从桂枝甘草基出发 141
八、从芍药甘草基出发 146
九、太阳病 149
十、从药证、药基证到方证的固化以及在
其基础上的拓展 150
从桂枝汤引发的临床思考 153
一、讨论桂枝汤证的脉象 153
二、太阳病是表阳证 155
三、“审症求因”的讨论 157
四、太阳脉症和体质方证 159
五、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有可能出现“无汗”吗 161
六、疑似桂枝汤证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证的讨论 165
解构栀子豉汤 168
一、栀子豉汤类方的解读 168
二、栀子豉汤类方体悟 172
三、方证对应的背后 176
解构四逆汤 181
一、解构是一种从流溯源、返璞归真的方法 182
二、四逆汤的药证基础 184
三、两个小方证:甘草干姜汤与干姜附子汤 192
四、四逆汤类方的形成过程 202
五、体会 212
经方临床中的几点心得 217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217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作用 218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的几个问题 222
四、一个重要的腹症
——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224
经方医学对谈录 227
编后记 239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六经方证观心鉴》,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娄绍昆讲经方》是娄绍昆先生学术会议、网络互动等场合讲座文稿的结集,围绕《伤寒论》、经方展开,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叙述平实,尤其是对方证辨证的论述,不厌其烦,据理详述,对宣传、推广、应用经方不遗余力,情真意切,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

本书为“娄绍昆经方系列”其中一部,是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先生40多年学习、研究《伤寒论》,探研、实践经方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精选集。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娄绍昆讲经方》,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好书,一个月就售罄了!考验手速的时候到了!

● 看舌辨病,《舌诊十讲》上架了!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