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不只有柴胡
图5-1、图5-2是我跟师学习时候碰到的一个患者,他因勃起功能下降而来就诊,患者舌苔白腻明显,同时舌两侧紫斑隐隐。结合其他症状,辨证为肝郁肾虚血瘀。当时我的老师用了我们男科的一个名方沈氏达郁汤加减治疗。处方:白蒺藜30g,升麻6g,香附10g,川芎10g,橘叶10g,枸杞子10g,肉苁蓉10g,巴戟天10g,枳壳6g,白芍10g,当归10g,蜈蚣2条。这个方子的核心在于重用白蒺藜30g,有时甚至更多,起初我很是不解,为什么辨证是肝郁却不用柴胡而重用白蒺藜?就是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疏肝的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讲:肝主疏泄,肝藏血,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如果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瘀滞,会出现以下一系列症状:胸胁或少腹部的胀闷走窜疼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胸闷喜叹息,抑郁,咽部梗阻,纳呆不欲食,睡眠不佳,夜寐多梦,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痛经,男子睾丸胀痛、不射精、勃起障碍等。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情绪问题、疼痛问题、消化道问题、睡眠问题、男科妇科问题。基本上每一类问题都会伴有情绪问题。
下面结合实例,跟大家讲讲。
图5-3这位患者,因突然遇到生意不如意,而心情郁闷,睾丸疼痛明显,唇紫、舌下静脉曲张。我给他用了一个名方越鞠丸。运用这个方时重点加大了香附、川芎的量。
第二天,各种症状都有好转,三天以后,症状都消失了,再看看舌下瘀紫也没那么严重了(图5-4)。虽然这个患者属于明显的肝郁,但是并没有给他用柴胡,因为他虽然肝气郁结的症状明显,但是伴有肝经的血分郁滞,这个时候,要先解决血分郁滞,香附和川芎就比柴胡要合适得多。
肝经的血分郁滞,除了表现为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外,常常伴有舌下静脉曲张。
图5-5这个患者才三十岁多一点,是个淘宝店主,平时很操劳,腰背胁肋都痛,乏力,月经量少,焦虑异常。我初看她舌面就泛着紫气,于是又检查舌下,当时很让人吃惊。一般有舌下静脉怒张的都是年纪大、血瘀程度比较重的,她年纪尚轻,就出现了如此严重的血瘀,临床上很少见。之所以会这样,跟她做了五年的淘宝店铺很有关系。她每天只睡6个小时左右,旺季时甚至只睡4~5个小时,一直在室内电脑旁,几乎不出去运动。长此以往,怎能不瘀,对于瘀血证除了要运用活血化瘀基本大法以外,还要寻求病因,对因治疗。要辨别是气虚无力推动、寒凝血脉不畅,还是情志不畅气滞血瘀。
像图5-7这种舌下青筋曲张,提示患者肝血管静脉系统回流不畅,其实大部分患者病情还好,但是如果舌下见到较多红色、鲜红的血管曲张,情况一般不妙,多见于恶性病变,说明动脉供血异常增多,一定要引起注意。
本文摘自《舌诊十讲(第二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舌诊十讲》第二版,点击可直接购买
购书
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了作者临证几年来保存下来珍贵的舌诊图片,其中还有很多用药后前后对比图。2019年第一版出版后,广受读者好评,此次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补,增补的目的是为了把问题讲透,讲得更清楚,以及在一些新的方面做了尝试,希望能够不仅可以启发临床各科医生,其通俗口语化的文字,也能使普通中医爱好者受到启发。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欢迎投稿唠嗑。●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遗精病证千奇百怪,用经方更需抽丝剥茧●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风湿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