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资讯 | 从虚瘀论治骨痿
《从虚瘀论治骨痿》
(扫码或点购书)
作者:史晓林 著
定价:25元
开本:32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书号:978-7-5132-6658-1
内容简介
骨痿亦称肾痿,是由于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阴精耗损,骨枯髓虚所致。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古籍就对其有所记载,如《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骨痿,大多表现为腰脊酸软,不能伸举,下肢痿弱,不能行动,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这些症状与西医学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类似。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的微结构退变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Kanis提出,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是男性的3倍,西方妇女在50岁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身危险大约为40%,相当于妇女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内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2.4亿,占总人口的17.3%,社会老龄化使得该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由于异常的骨量丢失和骨微观结构改变,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很高,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特别是原发I型骨质疏松。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缺乏,引起骨质流失迅速,骨组织结构变化,骨脆性增高,更容易发生骨折。在这些患者骨痿中,约10%发生骨折迟缓愈合,并且随年龄增长,愈合周期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致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预计到2050年,全球由于骨质疏松症而导致的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260万。因此对该病的防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西医干预方法主要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西药对OP有一定疗效,主要是针对疾病本身及其骨折引起的疼痛,其使用有疗程限制,并且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与不良反应;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伴有骨的OP患者。因此,在OP的治疗方面,西医治疗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史晓林教授从骨痿病名的基础认识入手,层层深入,归纳中医古籍对于骨痿的论述,分析历代医家对于骨痿的认识与治疗,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不拘泥于从虚论治骨痿,提出了虚、瘀、毒三者结合的新模式认识骨痿,以及应用益气温经法论治骨痿,对于骨痿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史晓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主席,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医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委,浙江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带头人,“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西结合代谢性骨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
图书展示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陈自明
● 新书资讯 | 平阳陈氏妇科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