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这“三术”,简直是保卫脾胃的三兄弟!

这“三术”,简直是保卫脾胃的三兄弟!
:白术、苍术、莪术是治疗脾胃病的三味要药。

白、苍二术,《神农本草经》统称为“术",列为上品。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始分白术和赤术,后世逐渐分别人药。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健脾益气、利水祛湿、固表止汗、安胎等功效。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燥湿运脾、祛风散寒、解表发汗、明目等功效。

白术、苍术都可以健脾祛湿,是调治脾胃的二味要药。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以益气健脾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以运脾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固摄安胎;苍术又能解表发汗,祛风除湿。

白、苍二术,一缓一烈,一补一散,配伍应用,健脾益胃,促纳助运,相得益彰。《本草崇原》说:“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用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而用。如补名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我最喜用苍术、白术配对,广泛用于中焦脾胃病的治疗:如脾胃不健,纳运失职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湿阻中焦,气机不利的胸脘满闷;湿邪下注,水走肠间的腹胀、肠鸣、泄泻。我在此两药基础上再加枳实、枳壳,命名为“双枳术丸",具健脾运湿、理气消痞功效,广泛用于脾虚湿困气滞者,疗效确切。

莪术为姜科草本植物莪术、蓬莪术、毛莪术、温莪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癥瘕痞块、气血凝滞、饮食积滞、脘腹胀痛、经闭腹痛等。莪术具开胄、消食、止痛之功,我常用于饮食积滞所致的腹胀、肠鸣、胃脘满实作痛等,故莪术也是一味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药物。

药理实验表明,莪术注射液口服及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所以被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莪术是一味破气破血药,用于虚弱之人应与参、芪等健脾益气药同用。但明代王好古《汤液本草》认为莪术亦有益气之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血达气畅所致。

人们由于当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症不断增加,多数患者体型肥胖、大腹便便,常出现脘腹胀满、胸闷不展症状。其主要病因病机是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脾营不化,聚而生痰,膏浊内聚,气血凝滞所致。治疗法则是健脾助运、祛痰化浊、消积除痞。我最喜用白术、苍术、莪术三术相配伍,治疗肥胖所致的脘腹胀满。白术健脾益气助运,苍术运脾燥湿祛痰,莪术行气活血消积,健与运共施,消与补同用,气与血兼理,正契合病机,故临床疗效满意。

本文摘自《何晓晖论治脾胃病》

好书推荐

本书全面总结了何晓晖教授的脾胃病学术思想,详细介绍了何晓晖他其治疗唇口病、食管病、胃病、肠病及肝胆病的临床经验。

全书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临证心得为主题,以提高疗效为主线,以临床病案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发扬并举,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临床参考意义,对读者提高脾胃病诊治水平颇有裨益。

本书创立胃质学说、肠质学说,发挥《内经》“脾营学说”和“胃主五窍”理论;创建“辨病-辨证-辨体-辨时”四位一体的脾胃病治疗新模式和“脾胃病治疗衡法”;效法经方,汲取时方,融入新识,创制系列脾胃病治疗新方。

作者简介

何晓晖,男,江西东乡人,1952年5月生。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1971年抚州卫校毕业,1978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1983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同)结业。从事中医工作47年。

长期坚持中医临床,精于内妇儿科疾病治疗,擅长治疗脾胃病,尤其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肿瘤等难治病的经验丰富,誉满江西内外。

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首批江西省名中医,首批江西省国医名师。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等。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中医先进个人、江西省卫生科技先进工作者、抚州市拔尖人才、抚州市科技标兵等称号,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主编著作和全国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参加973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奖3项;获发明专利3项。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何晓晖论治脾胃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何晓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白术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封面图片来自Pexel是,作者:Mikes Photos。,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学了这么多年的取穴法,有没有想过是错的??

著名的醒脑开窍针法,原来诀窍在手法上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