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这才是,中医人最大的幸福!

这才是,中医人最大的幸福!

作为一个中医人,最理想的生活大概就是: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若是有半日的时间能好好读读书,真是莫大的幸福了。

这个时代,无疑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查到任何我们想要知道的知识。但是信息共享,资讯爆炸的同时,在众多的里,在短视频里,学到真正想要学习的东西,是不是更难了呢?

或者人心作祟,浮躁的心态使然。

想一想,是不是好久,都没有拿起书,仔细研读了?

岳美中先生在谈到读经典著作时,就说到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义的简单办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涩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任应秋先生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对于重要典籍宜“迂顿”而“非速化”。他说:“我们读《灵枢》《素问》等,亦只能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苏东坡《又答王庠书》语,笔者注)的方法进行,宁可‘迂顿’一些,不求‘速效’之术……至于在读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

蒲辅周先生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读书,“每读一部中医文献,无论是巨著,还是中短篇,始终坚持一丝不苟,从头读起,一字一句,一章一节,竭泽而渔,不使遗漏。即使读两遍、三遍,也不改变这种方法。”他常说:“学无止境,每读一遍,皆有新的启发。”

今日,推送《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的内容,有原文,有释义,有引申,有讨论,给自己三分钟,读懂它!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看看文中这些字,你能猜对意思吗?

恶人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恶,(w,音务)

厌恶、讨厌、恶人。
即厌烦和别人接触的意思。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惋 (wn,音晚),
心有所积郁而不舒畅。
阳明厥则喘而惋,
阳明经脉厥就会影响心肺的功能
(肺金为土之子,心火为土之母),
造成喘逆,心有积郁不舒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踰 (y,音鱼),跳越;
垣 (yun,音圆),墙。
踰垣即跳过墙。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詈 (l,音力),恶言正斥曰骂,
旁及诽谤咒诅曰詈。
骂詈即骂人的意思。

这段条文到底说了啥?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受邪极易化热化火,所以实热证的临床表现为烦躁发热,恶热而喘,热甚则不欲食,发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言骂詈不避亲疏,阳明厥则喘而抑郁烦躁,如累及五脏则预后不佳,若仅涉于经脉的病变则预后较好。

“阳明热甚可致发狂”,有什么临床意义?

反映了阳明胃经和少阴心经的密切联系,以神志改变为主的狂证,定位于阳明胃,除本篇外,在《内经》中曾有几处提到,如“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乎,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素问厥论》)“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

(《灵枢经脉》)神明虽为心之所主,但由于足阳明胃经和心经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胃的大络和心经联系,即“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所以阳明经热,特别是热甚而兼腑实证者,往往可以导致精神失常而发狂,这对临床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狂躁而便秘,腹胀满,苔黄燥,脉实大,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以泻其阳明热,每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目前,“泻阳明热”仍是临床治疗狂躁证的重要方法之一。

“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

本文强调阳明经脉的热证多见烦躁症状,病人对外界的干扰感到格外厌烦,因而恶人与火,闻声而惊,这比较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但又提到“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并用五行生克的关系解释这种现象,这种解释是勉强的,未免失之机械,并不符合临床客观实际情况。

让我们再次回到原文,这些字词得反复看!

[1]恶人: 恶,厌恶、讨厌、恶人。即厌烦和别人接触的意思。
[2]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阳明是胃之脉,为后天濡养肌肉的主要经脉,其经脉多气多血,受邪后极易化火化热,热邪内燔使病人厌恶火热。《甲乙经》此处的脉为肌字。
[3]阳明厥则喘而惋:厥,阳独盛而阴不入,阴阳失调。惋,心有所积郁而不舒畅。阳明经脉厥就会影响心肺的功能 (肺金为土之子,心火为土之母),造成喘逆,心有积郁不舒畅。
[4]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阳明经厥逆造成的喘息,如果严重影响到五脏则病深而比较严重,预后不好。如果仅停于经脉的病变,病较轻,预后也好。
[5]不食数日:即数日不食。
[6]踰垣:踰,跳越;垣,墙。踰垣即跳过墙。
[7]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四肢赖阳气温煦,才能保持正常功能,所以说四肢以阳气为根本。
[8]骂詈:即骂人的意思。
[9]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故妄走也:张景岳:“阳盛者,阳邪盛也。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阳邪实之,阳之极也,阳气者静则养神,躁则消亡,故神明乱而病如是。”

本文摘自《《<黄帝内经素问>注评》(典藏版)》

购买

购买
购买

在文章的最后,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教育部中医学教指委主办的“名方中医杯”中医经典传承大会。
扫描二维码就可进入在线答题环节,题目范围都是四大经典的重点内容,这是属于中医经典的答题小程序,快来一决高下吧!

扫码参与报名答题
成绩累积前30名可进入到现场决赛中,有机会面对面和中医大咖交流,成绩优异者还有惊喜哦,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推荐给大家!

好书推荐

《《<黄帝内经素问>注评》(典藏版)》本套《中医经典注评丛书》自2011年出版至今,其间多次重印。本书由原文、注释、提要等部分组成。在每一篇后又加讨论,体现了诸位大家对于素问的深刻理解。

购买

购买
购买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黄帝内经素问>注评》(典藏版)》,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往期推荐
中医绝不是靠胡子和年龄看病!

读完这本书,她写下这样一篇读后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