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养生知识,都在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书里(看得下去才是真本事)
摄生,即养生。《老子》曰:“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养生”一词见《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又《庄子庚桑楚》“卫生之经”之“卫生”,犹言养生。在先秦、汉、晋经文籍典中,有关于摄生养身的内容最为丰富。
《尚书》所说“五福”,其中“寿”“康宁”“考终命”居五之三;“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不但言道德,也有关心身健康。
周公的《酒诰》,同样告诫饮酒关系于道德和心身。
《诗经》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等歌颂健康长寿的诗句。
《左传》“酒不继以淫”,教人不能放逸无度。
《礼记月令》强调时令养生,有诸多措施。如仲春月“养幼小”; 告诫雷将发声,当“戒其容止”,以防“生子不备”,是早期的优生教育。仲夏月掩身勿躁,“止声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仲冬月“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对于养生均有重要意义。
《礼记》还谈到冬、夏、 晨、昏如何孝养父母,以及“养老乐其心”和“童子不衣裘裳”等对老、幼的心身保护。且又强调“饮酒之节”。
《礼记乐论》还指出酒能养老、养病。《礼记》并指出健康的音乐可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重视音乐养生。
在《论语》中,则记载着《孔子》所提出的饮食卫生要求。
《孟子》又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晏子春秋》提出衣服的要求“冬轻而暖,夏轻而凊”。
《列子》中谈到“养身治物之道”,“自然而已”。并记载管夷吾之说, 以为养生“肆之而已,勿壅勿阏”。杨朱则主张“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墨子》认为有“安心”方能“安居”,有“足心”才有“足财”;制饮食之法,以能“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为足,而不极五味。
《荀子》论修身有“治气养心之术”。其“美意延年”之句,流传千古。
《管子》提出“欲爱吾身……乃知养身”,以为“人能正静”,“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并指出“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于养生也很有指导意义,如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致死的原因“以其求生之厚”。 要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专气致柔”,“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论述,对静坐和呼吸吐纳的养身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在《庄子》中,有更多的内容涉及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如认为治 形理心不可“卤莽灭裂”;“平为福,有余为害”;“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能尊生者,不以养伤身”;“不能悦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
《庄子》还以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养形之人所好,从而又提出“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 的“养神之道”。庄子还指出“道之真,以治身”,将“危生弃生而殉物” 者譬喻为“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
在养身的方法方面,《庄子》谈到“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令生,可以养亲,可以延年”;“静然可以补病,眦 可以休老”。
《庄子》中还有多处以故事对话的形式论述养生。如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答以“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 可以长生”。老子在问答中又谈论了“卫生之经”。孔子指出“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又认为养生者应时常内心和悦,“与物为春”。
在颜回与孔子的问答中,提出了“心斋”和 “坐忘”,又提出“撄宁”之说。“心斋”“坐忘”和“撄宁”后来成了养生学中的重要概念。
《韩非子》有关养生的思想多见于《解老》篇。《解老》据《老子》 之言发挥。指出“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认为品行端正则无 祸害而能尽天年。
其解《老子》“治人事莫若啬”,认为“爱宝其神,则 精盛”,重在爱惜精神。又《说林》《杨权》篇中所谈到的“止于足”和 “去甚去泰,身乃无害”,实也是解《老子》之言。 《吕氏春秋》中有许多关于养生的论述。如《节丧》篇指出,所谓养生,即知生而不以害生,《审为》篇举古时太王亶父之说,云“不以 所以养害所养”,在《本生》篇内,又说:“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 害于性则舍之。”并指出富贵者务以自佚、自强、自乐,实为“招蹷之机”“烂肠之药”“伐性之斧”,故称其为“三患”。
《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篇论“贵生之术”,提出“耳目口鼻, 不得擅行,必有所制”。
《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以为若居处室大台高,多“阴阳不适之 患”;养性当“节乎性”。《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述黄帝之训:“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
《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引子华子“全生为上,亏生次之”等 说,认为“六欲皆得其宜”,即所谓“全生”。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篇又认为饮食、情志、外邪为害,“害”为养生之本,并具体指出“食无强厚,味无列味重酒”,“食能以时”,“无饥无饱”等饮食之法。
《吕氏春秋离俗览为欲》篇要求“去非性”,主张“审顺其天而 以行欲”。《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说:“顺性则聪寿长。” 《吕氏春秋仲春纪情欲》谓“万物酌大贵之生”,将生命比喻为尊中酌酒,易于耗尽。
又如《吕氏春秋仲夏纪》中的《大乐》《适音》《侈乐》诸篇,专论音乐,涉及音乐与耳目之“欲”以及养生的关系。认为音乐出于自然之“欲”,但“乐之务在于和心”。又认为音乐不只满足于耳目之“欲”, 且有“移风平俗”的作用,指出了和谐音乐的养生和社会作用。
……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介绍
本书将群经诸子之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地抉剔梳理和深入研究。主要涉及医病,药物以及医药相关史料、寓言故事等。《经子医读》为始创之作。本书的编写,旨在汇集融合经子、医学百家的精华于一书,取材远及周秦,下至汉晋,遴选原文进行解读。其丰富的内容,不仅为研究中医学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翔实和重要的文献依据,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我们的视野,以利于提高广大中医工作者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
(扫码下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 《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川派名家经验】小儿病,最有效的是外治法
这个方子,治好患者,一剂就成!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