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疫有妙法
2003年的SARS距今已经17年了,17年的平静生活使我们觉得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平静,而且会一直这样平静下去。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席卷全国。在国内刚刚迎来曙光时,疫情又有席卷全球之势,这是我们谁也不曾料到的,我们看到了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无助。其实,平静的生活是难得的,了解一下中国的悠久历史,就会知道瘟疫对人类的侵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在漫长的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应对急性突发传染病的理论认识。只是,以前缺乏公共卫生理念,无法控制疾病的大范围流行,因此,从大的数据来看,中医的存在并没能成功遏制每一次瘟疫之蔓延。但这并不代表中医在面对每一个患病的个体时,没有突出的疗效。在本次新冠之疫中,中医迅速应对,全方位参与其间,相关的成果后续会有总结发表。作为支援武汉一线抗疫的中医ICU医生,我想结合自己的亲历,为大家讲讲中医抗疫之妙法。
1.中医药的预防作用
中医到底能不能有效预防瘟疫,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平心而论,中药预防效果一定不会超过疫苗,也不能替代口罩防护和个人手卫生。但是,中药的预防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比如大家都接触了病毒,但是因个体的差异和接受的病毒量不同,发病情况也各异,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会发病。中医可以调整体质状态,提高正气,所以一定会有预防作用。
我们在大年三十(1月24日)集合队伍,正月初三(1月27日)出发,作为北京市援鄂医疗队中的中医院队伍,我们承担的医疗任务和西医同道是一样的,但我们的个人防护中,多了一项“中药预防方”。
医院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中药代茶饮,其组成为生黄芪、苍术、桑叶、陈皮、白茅根、金银花。沸水浸泡,其味甘淡芳香而微苦。生黄芪、苍术、桑叶是玉屏风散的变化,本次瘟疫湿邪突出,用苍术替代白术有很好的化湿辟秽作用。桑叶替代防风,与金银花配伍,性味甘凉而疏风解表解毒,陈皮顾护中焦杜绝生湿之源,白茅根淡渗利湿。
每次上班前后,我们都会饮用。在这场看不见敌人和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会有所惧怕,但当温热的中药茶饮入于胃中,在获得全身温热的舒适感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慰。相比于注射疗效未知且昂贵的胸腺肽而言,中药代茶饮更加廉价、药源更加充沛,而且更有温度。
2.中医药的治疗作用
普通型、轻型
这次的新冠病毒感染,被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危重型。普通型没有症状,轻型有症状,但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这两类是可以自愈的,中医药的参与可以促进自愈。用药主要根据具体症状,灵活辨证施治,治疗难度不大。这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方舱医院。
在缺乏中医人员的方舱医院主要采用了通治方,使用最多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清肺排毒汤,每天由武汉市统一代煎数万份分发各医院使用。通治方的特点是要有广泛使用性,所以宜用复法复方。清肺排毒汤中,既有解表发汗的麻黄汤,又有调和表里的小柴胡汤,既有清肺热的麻杏石甘汤,又有温化肺饮的射干麻黄汤,还有顾护脾胃、调整水液代谢的橘枳姜汤、五苓散。看似杂乱,实则平和而照顾周全。
通治方是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应对大量的病人,并不是最佳的中医疗法。在中医医疗队接管的病区和方舱医院,仍以辨证施治为主,这样患者可以接受到更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比如有的患者以干咳症状突出,治疗当以轻宣润肺止咳为主,如桑菊饮、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有的患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突出,治疗则以理气化湿、调和脾胃为主,如柴胡达原饮、三仁汤等;有的患者以身痛、恶寒、疲乏等表证症状突出,则以解表为主,如人参败毒散。
重型、危重型
重症患者特点在于需要吸氧,主要于医疗条件完备的定点医院收治。治疗的重点在于阻止其转化为危重症,治疗用药的特点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用理肺治肺之药物,在一般的宣肺降肺药物之外,还应酌情泻肺、活血通络,可以很好地阻断病势进展为危重症。
从重症转化为危重症时间一般是7天左右,中医药有足够的起效时间。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在于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需要由专业的ICU医生诊治。危重症患者比例不高,但死亡率较高,中医药之治疗难度也最大,用药重在祛邪、救逆,用药剂量较大、多用药效峻猛之品,一般通过胃管鼻饲给药。宜由ICU专业的中医医生承担诊治任务。
3.中医药的促康复作用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为核酸转阴慢,延长住院时间,患者心理方面会因久久不转阴而产生焦虑心情;一方面为重症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缓慢,或遗留肺功能损伤。
前者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但反复检测核酸为阳性,原因之一为激素的使用。激素的作用在于减轻肺的损伤,但弊端是抑制免疫从而延长病毒清除时间。此类情况属于中医的正虚邪恋,通过益气养阴为主、解毒透邪,可以促进转阴。
肺功能的损伤,表现为患者自觉憋气症状不能进一步改善,肺部影像学显示病灶吸收缓慢,或出现纤维化改变,或者活动后气短。基于以往治疗肺纤维化的经验,可以培土生金、补益宗气为主要方法,气虚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气虚夹湿热可选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等,使用时注意黄芪用量要大。
目前,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专家组已转往江夏区中医医院开设“康复驿站”,使用中医药方法改善肺部功能,相信后续会有可喜的治疗成果总结公布。
最新合订本
上架了!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陈腾飞
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