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普济消毒饮丨疫症当前,最高明的大夫总能随症加减!

普济消毒饮丨疫症当前,最高明的大夫总能随症加减!
唐略丨《八大传染病案》讲习摘录:
时行温疫病案-8.温毒发颐案

以下为录音节选:

摘录一

治温毒发颐常用东垣普济消毒饮,这是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名方。主要用药有:

薄荷、牛蒡子、黄芩、黄连、甘草、
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
升麻、柴胡、陈皮、僵蚕。

这个医案中,则充分体现了中医用经典方剂的一个最大原则:“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所以高明的大夫,会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对普济消毒饮进行加减,可谓是“量体裁方”,但治疗方向是一样的,所以古方今用,依旧效如桴鼓。
在李东垣的年代,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不高,缺衣少食,人们往往是常脾胃虚弱,清气不升,所以普济消毒饮的原方中,就用升麻、柴胡、桔梗以升提清气。
而到了王孟英的年代,生活水平提上来了,吃得饱穿的暖,人们的脾气不虚了,有实热而就要慎用升麻、柴胡,否者就容易提火,使火势增大。
而在本案中,病人有实热,且大便不下,所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通下大便的药。与此同时,医家又裁减了升麻、桔梗、柴胡,怕升提火气。
最后,医者仅以一味小小的鲜荷钱来帮助升清气,即无劫津助热之患,且有清宣热毒之功,妙哉!

摘录二

温毒发颐,其实就是流行性腮腺炎。
常见于冬春季节,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
我们小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班上有个小孩耳朵下面肿了,很痛,要不了多久,好几个小孩都出现类似情况,然后学校就放假了,这就是一个小疫。
但这种问题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西医用点抗生素,也很快就能压下去。而且这个病有疫苗,所以现在比较少见,但仍然有。

向上滑动阅览8.温毒发颐案
严绍岐(住绍兴昌安门外官塘桥)
【病者】张三义,年二十五岁,住塘湾。
【病名】温毒发颐。
【原因】暮春病温,感染时毒,病经五日,由于失下。
【证候】耳下两颐肿硬且痛,连面皆肿,喉赤肿疼,壮热口渴,便闭四日。
【诊断】脉数且大,按之浮沉俱盛,舌苔黄厚。脉证合参,此由温热时毒挟少阳相火,阳明燥火,势如燎原而上攻,刘松峰《说疫》所谓疙瘩瘟也。
【疗法】内外并治,外敷三黄二香合水仙膏,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使在上焦之温毒,疏而逐之,在中焦之温毒,攻而逐之,皆速为消解之意,恐缓则成脓而为害。
【处方】苏薄荷钱半 牛蒡子二钱(杵) 济银花三钱 青连翘三钱 鲜大青五钱 粉重楼二钱 元参三钱 白芷一钱 生川军三钱(酒洗) 陈金汁二两(分冲) 漏芦钱半 鲜荷钱一枚
【外治方】三黄二香散
川黄连一两 川黄柏一两 生大黄一两 明乳香五钱 净没药五钱
上为极细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敷。
【水仙膏方】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石臼捣如膏,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肌肤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
【效果】连服两头煎不应。原方生川军改为五钱,又加元明精三钱,泻血两次,诸症大减,惟口渴引饮,小便不通。改用白虎汤去粳米(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生甘细梢八分),加瓜蒌皮五钱、鲜车前草二两、鲜茅根二两、鲜荸荠草一两,小溲如注,而诸症遂解。
廉按:吾国所谓温毒发颐,即西医所谓耳下腺炎也。东垣普济消毒饮加减,确是的对之良方。直至三头煎,始大泻血而毒解。可见消解时毒,总以速清血毒为首要。西医叠次注射清血针,良有以也。
滑动查看

1,这次的课程是免费的公益课程,欢迎各位同仁转发,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和我们一起学习。

3,加微信: 注明:“入群学习医案”,申请进入学习讨论群。

入群要求:《八大传染病》两个学习群都快满员了,时间精力有限,本着对爱学习的同仁负责的态度,后续不再随意加人。
申请入群,请让我看到你朋友圈连续7天听过医案录音,整理过学习笔记的内容,谢谢!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