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心家国,皆靠五谷为养
稻子和麦子,是人们最常吃的谷物。《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谷的概念是比较笼统的,有人讲五谷是:稻、菽、稷、麦、粟,还有书上讲五谷是麻、菽、稷、麦、粟。稻是稻谷,粟是一种黄米,稷是小米,麦是麦子,菽是大豆,麻是麻实,并不是芝麻,芝麻又称胡麻,是一种外来的谷物。所以,五谷之说不可拘泥。我们今天再讲几种常见的谷物。
中国人最能适应饮食变化,古人吃的东西跟今人不一样。当然,饮食的这种的变化必须自然的,如果是转基因那就另当别论。我本来不了解转基因,不敢多说什么,但后来我看见很多反中医的人都支持转基因,才慢慢对转基因的东西有所怀疑。首先,它违逆了自然。拿稻子为例,我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稻子是怎样种的。过去,稻子很娇贵,先要放在秧田里育秧,秧育好后,把秧拨出来再插。插秧前,田要深耕,把田里泥土耕翻过来,再耙一道,把耕出来的大土块弄碎,把田弄平,而且也把泥和肥料和匀,然后插秧,插秧还要插得很匀,整整齐齐。然后要除草,除草也很复杂。总之稻子的耕种非常复杂,谁家在耕种过程中偷懒,就要吃亏,没有收成!现在不一样了,稻子生命力非常强,田都不用耕,直接抛秧就行,秧沾土就长根,水多水少、稀点密点都不要紧。有人把剩下的秧扔在山边的水沟里,沟里下雨有水,不下雨就干了,后来居然结稻子了。现在的稻子也很少用农药,能自然防虫。哪来的好稻种?是不是转基因很难说。现在的种子都是购买的,而过去是自家留种子,或者打听谁家的麦子、稻子长得好咱就到那家买种子,或换种子。
现在人心浮燥,没有心思精耕细作了,这种不用精耕细作且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就应运而生。因为田里的事情少了,人就变懒,乡村里就赌搏成风,风气也变坏。其实,乡土是安顿人的地方,让绝大多数人安守乡土,在那里种庄稼,晴耕雨读,欲望少少的,那是非常好的。人安则心安,人心安人就会感到幸福,这样的社会就稳定,所以说农为国之本。
现在种子都靠买,哪天种子没了,或买到了假种子,怎么办?而且,现在人们都往大城市跑,农村的很多田地都荒芜了,很多粮食都靠进口,进口的反而便宜,如果有一天人家不卖给我们怎么办?所以,粮食安全问题被提上了日程,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有断粮之忧。
所以,五谷为养,并不仅仅是养生意义上的"养",更是社会人心上的“养”。
(摘自唐略著《医道饮食》,即将出版。)
▶
▶好文共享,功德无量。欢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