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做完4个支架术后,时常觉得胸闷心悸怎么办?
转自:何庆勇经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Tg2MzE2OQ==&mid=2247483983&idx=1&sn=5cccad5bcb20de8ad9b9726c33372ae3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哦!!
“细辛入汤剂可以过钱”
方证辨证,至平至易
何庆勇|著
——经方治愈胸痛、胸闷、心悸案
关键字:陈旧性心肌梗死;4个支架术后;7剂中药后即胸闷、憋气及心悸消失;桂枝甘草汤方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方证;颠倒木金散方证
病例实录
患者许某,男,84岁。
初诊日期:2014年9月23日
主诉:反复胸闷、憋气7年,加重伴心悸、胸痛4天。
现病史:患者7年前突发胸闷、胸痛,并发生昏厥,由家人送至某医院急诊科,予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抢救并行心脏支架(4枚)植入术,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长期服用氢氯噻嗪、螺内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之后患者反复出现胸闷、憋气,对症治疗后缓解。
4天前患者突发胸痛,并出现胸闷、憋气加重,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左右,情绪激动及行走时加重,可持续数分钟,伴有咳嗽、咳白黏痰。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胸前区疼痛,呈隐隐刺痛,每次发作持续约1分钟,严重时持续数分钟,近几天来频繁发作,局部喜按揉,胸痛发作与生气相关。反复发作胸闷、憋气、心悸,每走20米左右即诱发胸闷、憋气、心悸,必须停下来休息才能缓解,全身怕冷,喜热饮,咳嗽、咳白黏痰,口干,晨起及中午口苦,无恶心呕吐,纳可,夜间无憋醒,多梦,尿急、尿不尽,夜尿4~5次,大便1日1次,偏干。
查体:体形中等,面色偏白,舌淡,苔薄黄,脉沉滑略弦。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房纤颤。全血肌钙蛋白(CTNI)0.001g/L,肌酐(Cr)198.4 mol/L,血红蛋白(HGB)85.0g/L。
既往史:脑梗死病史20余年,未遗留后遗症。支气管哮喘、前列腺增生病史多年,未予系统治疗。慢性肾衰竭病史3年,未予系统治疗。2012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情况不详。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甘草汤的方证是:心悸,欲得按者。本案患者的主诉之一是胸前区疼痛,局部喜按揉,时有心悸。符合桂枝甘草汤的方证,故用之。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原文中“心痛彻背”,东汉《说文》:“彻,通也”;北宋《广韵》:“彻,达也”。心痛彻背,即是心痛放射至后背,后背亦疼痛。笔者临床体会到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要方证是胸痹之胸闷。本案患者诊为胸痹,主诉之一是反复胸闷7年。符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证,故用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说:“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桔梗汤方: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又《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说:“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桔梗汤的主要方证是:咽痛,咳脓黏痰或咽干。本案患者症见咳嗽、咳白黏痰,口干,符合桔梗汤的方证,故用之。
此外,本案患者胸前区疼痛,呈隐隐刺痛,近几天来频繁发作,胸痛发作与生气相关。符合《医宗金鉴》颠倒木金散的方证,故合用之以理气止痛。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中医诊断:胸痹,桂枝甘草汤证,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桔梗汤证,颠倒木金散证。 西医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心功能3级,心律失常,永久性心房纤颤;②支气管哮喘;③慢性肾衰竭(CKD4期);肾性贫血;④肺间质纤维化。
治疗:方用桂枝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桔梗汤合颠倒木金散。
桂 枝20g 蜜甘草15g 肉 桂10g 瓜 蒌25g
薤 白35g 清半夏9g 桔 梗10g 木 香12g
郁 金12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二诊:3剂后,患者胸痛、胸闷、憋气及心悸均有所好转,咳嗽、咳痰减轻,仍全身怕冷,口干,喜热饮,晨起及中午稍有口苦。舌淡,苔薄黄,脉沉滑。
治疗:继续采用原方治疗(桂枝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桔梗汤合颠倒木金散)。
4剂后,患者诉胸痛好转约60%~70%,胸闷、憋气及心悸消失,咳嗽、咳痰明显减轻。
继续服用5剂后,患者诉胸痛、胸闷、憋气、心悸、咳嗽、咳痰均痊愈,未见不适。
按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清•徐灵胎《伤寒类方》说:“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一症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说:“汗亡心液,火泻神虚,故叉手自冒其心(冒者,覆也)。汗多阳亡,温气泻脱,风木不宁,而土败胃逆,浊气填塞,风木上行,升路郁阻,故心下动悸,欲得手按,以宁神宇。桂枝甘草汤,桂枝疏木而安动摇,甘草补土以培根本也。”黄氏认为桂枝甘草汤的功效为疏泄肝木止悸,补土以疗根本。
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甘草汤的方证是:心悸,欲得按者。
笔者临床体会到运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的技巧是:
一是桂枝需用大剂量,仲景原方桂枝是四两,即约55克(按每两约13.8g计算),笔者在临床上一般桂枝、肉桂同用,桂枝加肉桂的剂量至少为30g;
二是桂枝(或和肉桂)与炙甘草的剂量比例是2∶1,如本案的治疗中就是桂枝(加肉桂)为30g,蜜甘草15g,符合2∶1的比例。
THE END
【本文选自《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何庆勇,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