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召进京群英会 ——钱伯煊先生临证与用药特点
点击箭头处“”,哦!!
奉召进京群英会
钱伯煊先生临证与用药特点
1954年,毛泽东主席做出重要批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
1955年12月19日,由国务院卫生部直接领导的“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为研究院题词:“发展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作为国家级团队的“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了完成各项基本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指导下,由卫生部组织,从京外各地先后聘请了31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理论水平的名中医来院工作,如四川省的王文鼎、王朴诚、王伯岳、叶心清、冉雪峰、杜自明、沈仲圭、周济民、蒲辅周,上海市的丁伯玉、朱仁康、何时希、余无言、陈苏生、姚和清、唐亮臣,江苏省的时逸人、金昭文、耿鉴庭、钱伯煊、葛云彬,湖南省的郑守谦、徐季含,湖北省的孙惠卿、杨树千、黄坚白,浙江省的韦文贵、谢仲墨,陕西省的黄竹斋,江西省的赵惕蒙,云南省的祝谌予,加上从筹建单位调聘过来的22位京内名医彭泽民、萧龙友、于道济、卢英华、孙振寰、步玉如、赵心波、赵锡武、段馥亭、高凤桐、郭士魁、龙伯坚、朱颜、陈邦贤、赵燏黄、王易门、李振三、陈慎吾、岳美中、郑毓琳、朱琏、刘志明等。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可谓大医云集,名师汇聚。
上述奉召进京建院名医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经验,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伯煊 简介
钱伯煊先生(1896—1986),男,江苏省苏州市人,吴门医派众多名医之一,被誉为“中医当代妇科八大家”之首。
出身世医家庭,祖上三代业医。16岁师从清末御医曹沦洲之子曹融甫学习,20岁随父习医。22岁悬壶苏州,尤擅妇科。1955年奉调进京建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积极投身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直至90高龄。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等。
学术特点
1
重舌诊,明辨标本虚实
先生常谓:“病证错综复杂,象现之于外,藏隐之在内,标之与本,孰主孰次,求之于舌必真。”察舌要点是:
(1)部位:如见舌边尖红刺,且有溲短赤少寐者,用降心火、清肺热、利小便之法;若见舌苔中黄垢属中焦有滞,滋腻之药有碍胃气;舌根黄腻属滞在下焦,若值经后期需养阴血,用生地、玉竹等,勿碍于胃。
(2)性质:主要指舌苔垢腻。如一崩漏中气下陷例,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加阿胶养阴止血,河车粉温补气血,修复冲任二脉,余恐其舌苔黄腻,病不受药,其日“患者胃纳尚健,舌苔虽腻而不垢,则养阴之品可酌加”;又如舌苔白腻中垢,虽有肾阴不足之症,若夹痰滞,用药“只宜清补而不宜滋腻。”
(3)颜色:色泽反映寒热。如痛经昏厥证,虽见口干便结等症,若舌苔薄白,辨属虚寒相搏,宜用肉桂、细辛、琥珀等药。如需用黄芩,若诊其舌苔白,常以黄芩炭易之以减其苦寒之性。
2
急危重症善用散剂
钱伯煊先生擅长治疗妇产科急危重症,使用中药散剂是一大特色。他创制的羚角琥珀散、桂香琥珀散等验方,在急重症、疑难病的治疗方面疗效突出。选择使用散剂的原因有四方面:
(1)芳香药物其气辛窜,直通经络孔窍,若入药久煮,则伤其通经通窍之性,故先生在用某些芳香药物时常研末冲服。
(2)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鹿茸、鹿胎、麝香等如入汤剂煎煮,恐需量大而造成浪费,故用小量研粉另冲,则量小而力专。
(3)每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有一种特定的溶媒,如大戟、芫花、甘遂的有效成分易于被酸性物质分解,有的药物易被乙醇溶解,有的是脂溶性、水溶性、酸溶性、碱溶性,各不相同。钱伯煊先生探索到妇科的许多常用药直接冲服更易被胃肠吸收,这对中药的临床运用方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
(4)有些病情较为紧急,如果汤剂煎服,恐耗时延误病情。
用药特点
1
洞悉药性,运用灵活
钱伯煊先生临证组方,平正和缓,谙熟药性,佐使精当。
(1)配伍:如昆布不仅能软坚,且能泻热,常配贯众解毒,以治崩漏带下。白薇性苦咸而寒,阳明冲任之药,泻血热主治血厥又能平肝,钱伯煊先生常用治血热而患高血压者甚效。北秫米,益阴利肺与大肠,故常用治恶阻。牛膝用治妊娠水肿,活血行水以降血压,且无损胎之弊。
(2)相须,配成对药:他常用丹参、益母草治瘀积之轻证;用莪术、三棱瘀积之重证,气滞生瘀重用莪术,瘀阻气滞多用三棱。产后关节痛喜用羌活祛风湿于上,五加皮利水湿于下。保胎治疗见气滞证用苏梗、木香,防其化燥,配麦冬以润之;热性痛经一般以香附与黄连或黄芩同用,清热而不致生瘀,理气止痛又无化燥之嫌。常用白芍配川芎,既抑其辛温升浮之性,又助养阴柔肝。
(3)重视炮制煎法:在炮制上,同一种药物因炮制法之不同,功效各殊。如灯心轻通利水,黛染者清心肝,朱砂拌赤又宁心安神。治习惯性流产钱伯煊先生喜用千金保孕丸,方中杜仲常用寄生代之,因杜仲炒成炭已无白胶汁,失其补肾之效。他注重煎法,如用钩藤清心热、平肝风,定要注明后下。
(4)药量恰当:钱伯煊先生处方平正,只要起到药效,主张用药“精”“少”。如补中益气汤中升麻、柴胡各用3g,他认为若药物分量不当,适遇行经时,易致阳亢现象,可加黄芩以制之。此外,对妊娠有气滞、气坠者,可轻用升麻。
(5)用药宜忌:钱伯煊先生用药时还注意到病程、时间及体质诸因素。如妊娠期禁用石类重坠之品,产后不宜芳香之剂,以免耗伤气阴;经前忌用苦寒之味以免凝滞经血等等。
(6)时季因素:如病在夏秋之交,方中喜加扁豆或扁豆衣,健脾和胃,清暑化湿,冬令进补,每合温润类药,以流通血脉,焕发生机。
(7)体质因素:临证须视病者体质之强弱,如体虚经闭,则用柏子仁丸。钱伯煊先生强调治病服药必须脾胃健运,方能产生药效。每用麦冬、地黄、玄参、山茱萸、阿胶等药时,总不忘配木香、麦芽、谷麦芽、橘皮等,使无碍胃气之弊。
2
善用单味药研粉
(1)紫河车粉:9~30g,用于先天不足,气精两虚,冲任失调导致的崩漏、闭经、不孕等症。
(2)三七粉:9~18g,用于瘀血阻络,肝气郁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腹胀等症。
(3)琥珀沉香末:肉桂末0.9~1.8g,琥珀末1.5~3.0g,沉香末0.9~1.8g。具有温阳通经,助膀胱气化,利小便通淋治水之效果。用于治疗产后癃闭、妇人经行小便不利无热象者常有奇效。
(4)伽南香末:0.6~1.8g,选用沉香木近根部含油量足、质地重的部分研粉。具有温阳通经,助膀胱气化,补下元不足,利水通经的作用。唯药性较沉香粉缓和平稳,又可固精止遗泄。
(5)吴茱萸末:1.2~3g,以陈吴茱萸焙干研粉。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理气,燥湿宽中之效。用于治疗肝气犯胃导致的胃脘胀痛,呕恶泛酸等疾。钱伯煊先生常与肉桂末0.6g配合冲服,治疗妇人产后、半产漏下后,脾胃不和的胃胀胃痛等症。
(6)羚羊角粉:1.2g。具镇惊安神,清热解毒,清心凉肝之功效。以其治疗子痫证,是钱伯煊先生效方羚角琥珀散之主药。
(7)细辛粉:1.5~3g。具有辛温散寒,止痛通络之效。以治疗气滞血瘀,寒凝血涩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症。常与肉桂末3g、琥珀末6g配伍冲服。
(8)琥珀粉:1.5~3g。具有活血祛瘀,通淋利尿,镇惊安神之功。用于女性瘀血阻滞导致的月经不调,其性甘平不凉,常用之与肉桂末、沉香末配合使用。钱伯煊先生体会琥珀利尿之力不及车前子、猪苓之类,却兼入血分,故治血淋比车前子等好用。琥珀活血祛瘀之力不及三棱、莪术等品,却又具有定神安心之功力,对于出血较多或闭经既久对妇女造成很大心理压力有很好疗效。琥珀镇惊安神之功不及灵磁石、代赭石等,却兼入血分,用于妇科诸证比灵磁石等为优,且无重坠下滑之虞,对于妇人之疾可谓一举三善。
(9)沉香粉:0.9~1.8g。具有温脾暖肾,降气纳气之功。用于治疗肾虚咳喘,阳虚胃脘疼痛,皆有良效。钱伯煊先生常以之治疗冲任虚寒导致的月经不调、腹痛腹胀、小便不利等症。
(10)珍珠粉:1.2~1.5g。具有镇惊安神,清火解毒,养阴软坚,生肌排毒之功效。钱伯煊先生常以之治疗妊娠综合征,妇女脏躁、失眠等症,具有显著效果。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名医学术思想精粹》,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张伯礼,副主编:黄璐琦,执行主编:胡镜清。编辑整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随手点赞、在看,传播健康、分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