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骑士勋章”授予中医学者 ——马帆的法国中医梦
本刊特色
免费发表,200-400元稿酬。
3-6个月内发表,300-600元稿酬。
作者
简介
马 帆 199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在法国创办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2008年荣获法国总统亲自颁发的“国家骑士勋章”,同年获得法国教育部长颁发的“骑士教育勋章”,2009年荣获法国里昂颁发的“促进国际间对话奖”。现为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校长,法国中医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世界中医联合会委员,法国罗纳大区中国女子联合会暨里昂-中国俱乐部主席。
【】 一个人的命运沉浮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人的职业奋斗历程亦能反映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艰辛。90年代初,一个学中医的女生远离故土飞往法国。20多年来,她在法国用中医打拼出精彩的人生,成为在法国乃至欧洲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医药、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2008年她被授予法国最高荣誉勋章——“骑士勋章”。2015年在法国里昂-罗纳大区的地区议会选举中又被作为无党派知名人士推荐。她在法国的人生历程说明了中医可以改变人生,甚至改变世界!
正 文
文/马 帆 编辑:谌海军
来源:
我一转身,视线模糊,20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20多年前,我在成都中医学院(现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读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生,当时大学里有很多学中医的外国学者,他们就住在我们研究生楼对面。平时多有来往,我们有空都争相跟他们练英语。有一天,德国学生Hans来找我,说他们那里有一个学汉语的法国学生打篮球把脚崴了,问我能不能去帮忙扎扎针,我去了一看,是在成都大学学中文的法国人克斯丁,左脚踝又红又肿,我就给他扎针、涂膏药,扎了几次,居然好了。于是一来二往,当我们骑着车把当年成都的杜甫草堂都跑了几十遍的时候,一段姻缘也就成就了。几个月后,我研究生毕业,考虑再三,决定跟他去法国。
1 启程去法国
那是90年代,出国还不是那么容易,跟外国人结婚的也不多,跟他一起出去,感觉背后总被人指指点点,宛如芒刺在身,心里就更怀疑自己的选择了。毕竟那是一个自己一点也不了解,语言不通的国度,而我纵使想出国,也希望是英语国家,毕竟还可以讲一点英文。几个月后,我们办好了所有手续,从北京飞往巴黎。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生在四川凉山州会理县,小时候连飞机都很少见过,却要去一个如此遥远陌生、语言不通的国度,心里是战战兢兢的。记得那天在首都机场,都快要登机了,看到登机口旁边有一个电话机,又赶忙跑回来,给远在四川深山里的父母打电话。可拿起电话,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听见母亲在那边有泣漓的声音,自己也是禁不住潸然泪下。前路茫茫,我实在不知道是什么在等着我?那是1993年。
我的家境一般,但我的父母都出自书香世家,对文化看得很重。父母坚信,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要成功,只有读书。所以我从小很努力,学习很好,特别是文科。在我进初中的时候,中国恢复了高考。
高中毕业时填高考志愿,什么也不懂,就去找老师们参考。一位姓吴的化学老师对我说,你文科好,去学中医吧,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是一生!(见图1)
图1 马帆(右)与同学早年的留影
在当时学中医,是大家不太愿意选择的专业,加之又是女孩,太不时髦,每每有人问起,也不太多解释,同学聚会,也不多言。而今天,我真的很幸运我学了中医,中医的广和阔,让我走入了另一个世界。让我在精神上飞跃。如果今天再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会说:中医!我这里所说的中医,不仅是处方针灸的中医,也是哲学那个阴阳五行千变万化,奥妙致深致极的中医。至今很感激当年的这位老师,有时候人生一个小拐,一个岔道,就进入了无限光明。
我到了巴黎后,高速火车穿过整个法国,把我直接拉到法国南部的蒙比利埃,这是一个风光旖旎,阳光明媚的度假城市,在这里。我碰到了第一个难题:语言。我的英语比较好,以为到了法国绝对没问题,然而不是这样,当时许多法国人英语讲得不好,我当时又住在城郊的一个乡村里面,那里的人们更是不讲英语,看到我只是笑,我也只能对着他们笑。我在心里说,要在法国立足,我必须讲法语。
我给了自己6个月时间,我对自己说,6个月之内必须要能用法语日常对话。我没有太多时间,我已经读了那么多年书,我要工作。那6个月是自己跟自己的战斗,我把常用单词都用汉语拼音注上音,死记硬背,见着人就说,常常是背出来了,却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2 用信念去坚守中医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发现人其实是逼出来的。人就像一条鱼,你逆水往上游,会很苦,很费力,但是,你确实可以站得更高,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2006年我回成都中医药大学参加校庆时,下飞机后参加一个国际的医学学术会议。会上,老外们和华人,很多人都用3种语言流利的对话:中文、英文和法文,我也在其中,我可以讲3种语言像喝水一样流畅,我很骄傲,这是知识的骄傲。
我一边学法语,一边发我的个人简历,所有与中医沾边的地方我都发到了。在我到法国4个月后,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法国北部的一个中医学校请我去上课。于是我又横穿整个法国,从南到北,来到法国与比利时交界的一个旧城堡。
我知道那个中医学校很小,但到了之后,我还是大吃一惊!这个所谓的中医学校,一个校长加2个学生,总共3个人。那个校长在法国人眼里,根本就是一个疯子。他一人租住在这个偏远而破旧的13世纪的城堡里,我随便一走,到处都是上世纪的瓶瓶罐罐,说是他做实验用的,加上城堡内黑黝黝的,别无他人,冷风一吹,就好像进了恐怖电影中,令我毛骨悚然。这个城堡后来很多江西中医学院的教授受这位校长的邀请都去过,感同身受,与我同感!
图2 法国的旧城堡和当时的校长
但是这位疯子校长却能倒背《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简直令我汗颜。只有两个学生,入不敷出,却还要请我当老师!当然是没有钱的。这里的一切都是自愿的,但是我决定留了下来,我就是那条鱼,我想逆水上游。
两个女学生都是家庭妇女,30多岁,偏偏就对中医感兴趣。其中一个能讲英语,我就这样半英语半法语开始了我在法国的中医传播。法语说不出来的我都用英文讲,再由会讲英语的学生翻译给另一个学生。
那位校长经常外出,他常跑到中国各地学中医。平常我们就3个人在那个宽大的城堡里,白天上课还好,晚上两位女学生都回家了,我一个人,又冷又寂寞。吃饭也是问题,幸运的是每天有一位住在附近热爱中医的志愿者,免费来为我做饭。但是校长是一位严格的素食者,规定城堡里连肉的味道都不能闻到。我刚从中国来,本身已吃不惯法国饭菜,现在又连一点肉都见不到了。每天那位志愿者做好饭就摇铃铛,(因为城堡太大,喊话听不见),听到铃铛声,我就去到那无比宽大的厨房,一个人坐在13世纪的旧餐桌上,享受那每日如一的米饭炒素菜。
我在那里呆了6个月,这6个月,我没有挣一分钱,但我却收获了许多东西,我的法语突飞猛进。两个女学生天天给我说法语。6个月后,我上课基本已经能用法语了。我还了解了中医在法国以及在欧洲的基本格局,也了解了法国的人文历史。
3 用中医扬帆起航
校长的学校终于垮台了,我回到了南部蒙比利埃。我开始给人看病,当时在法国,正宗学过中医的中国人太少了,研究生更是基本没有,物以稀为贵在我身上出现了,我同班许多同学,都是去了美国,我想,如果我当初去美国,也会不错,但不会像今天这样,这又是一次幸运。
法国的中医在当时属于政府不管的状态,法国人对中医的认识,也就是针灸,还有人认为就是算命的,我经常要苦口婆心地给人讲中医还有中药,中医不是巫医。
因为我刚从学校出来,经验也不多,先是半懂不懂的给人看,不过收费很低,看不好别人也不怪我。逐渐地,我有了一些经验,开始有很多人来找我了。我的第一个病人,是法国的一位卡车司机,因为常年开车而腰痛,我给他做针灸治疗。有一天,他来看病,我打开门,看到他高举着一张针灸床,专门送来给我,那是的我第一张医用床,我当时买不起,很贵的,我至今还用着。我逐渐开始有了许多病人,看病要预约了,觉得自己开始有了责任,怕看不好。我拿出以前在学校没有太认真读的中医书籍,又开始认真的学……
我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1994年的一天,两位瑞士女孩来到我的家,说她们从瑞士听说了我,决定到法国住在我这里跟我学1年中医。我留下了她们,她们跟我一起看病,没有病人时就给她们讲课。她们应该算是我在法国自己办的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了。
这件事情鼓励了我,1995年,我在瑞士正式开办了我的中医学校。为什么在瑞士呢?因为当时瑞士的中医水平比法国还要低,瑞士人都跑到法国来学中医。于是我就在瑞士洛桑开了我的第一所中医学校,开班只有8个学生,我要坐7个小时的火车从蒙比利埃去洛桑上课。瑞士宾馆和教室又奇贵,入不敷出,有时一个人在洛桑的火车站穿梭,冷得想流泪,但是我坚持下来了,我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这样跑了3年,到处讲中医,认识了很多热爱中医、热爱中国的欧洲人。今天,我已经在法国、瑞士有3所分校,毕业几千名学生了(见图3)。这期间,还有2个可爱女儿的出生。
这几年间,我的足迹遍布欧洲。我不知道我作了多少场报告,讲了多少课,在法国、瑞士、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有时早上从宾馆里醒过来,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
我的学生来自欧洲四面八方。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诊所,也有很多西医学生来学习中医,不仅学中医,也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每年,我都会带上几十个学生去中国,实地学中医,了解中国,我的学生的足迹也遍布全中国。
图3 马帆创立的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正举行结业考试
这期间,我对中医、生活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在教别人的过程中成长了自己。在国外这么多年,我发现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比中国人更胜。在我办的中医大学里,有许多学生甚至于是失业者,他们住得很差,吃得也很简单,却都愿意用来学中医。
2008年我获得了法国国家骑士勋章(见图4),好多我要好的中国朋友都不明白。他们说,骑士勋章是发给替国家打仗,作重大贡献的人,你不过是在法国办了中医大学,传播中医,你凭什么获得呢?但是法国人明白,至少给我这个勋章的人明白!
图4 受勋后佩戴勋章的马帆(中)与两位女儿的合影
我带给法国的是一些文化的东西,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至少比打仗重要!
前几天,我读到一篇名人的文章,她说,人生是往回收的,必然由西方到东方。西方油画,分毫毕现,我也喜欢,但总是满满的;而中国的山水画,水墨写意,游刃有余,韵味无穷!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我在其中,觉得无限自由。
2016年第4期,,。
凡是被本栏目采录的稿件一律免费发表,并支付200-400元稿酬。稿件内容可以考虑详尽介绍当地中医药针灸的发展概况,尤其突出表达国内与当地中医药在相关政策、立法、临床诊疗、学科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差异。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可自选主题,建议图文并茂。
凡是被肿瘤专题栏目采录的稿件,属国家级课题者给予600元的稿酬,省级课题300元稿酬,将在3-6个月内发表(上述措施综述文章例外)。稿件内容重点报道中医中药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前沿进展。可包括中药单体或复方抗肿瘤的细胞、分子及免疫等作用机制研究,肿瘤的中医临床研究、诊疗经验、新技术、个案报道等等。
特色栏目可采用官方网站或邮箱投稿(其余栏目只接受官网在线投稿)
邮 箱:
简介
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