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靠悟,那该如何去悟
#中医#中医普及与发展#大自然#体悟中医#治病
中医靠悟,那该如何去悟
Mid-AutumnFestival
都说学中医要有悟性,要靠体悟来进行提升。那该如何去悟?大多数人说到临床上去观察病人,体察病情,我认为除了去临床上体悟,还要在大自然中去悟。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生活在大自然中,并不是唯一的个体,大自然中有万千生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生长规律,幸运的是我们人类比大自然中大多数生命都要长寿,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研究他们的生存,生长,生病和死亡。
因为动物有本能和求生欲,可以趋利避害,吃植物的叶,花,果,茎,根,久而久之,自然能分辨出一些植物的特性。在《冷庐医话》卷一中记载:“禽虫皆有智慧,如虎中药箭而食青泥,野猪中药箭食荠窟,难被鹰伤贴地黄叶,鼠中矶毒饮泥汁,蛛被蜂整以蜓蚓粪掩其伤,又知啃芋根以擦之,鹤之卵破以漏药缠之。方书所载,不可胜数。” 野鸡能自己用地黄叶治疗鹰伤,老虎会吃清泥解药箭之毒。这种说法是否真实,我们不得而知。蛇衔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一个种田的老翁,在田间看到一条受伤的蛇,而另一条蛇用嘴衔着一棵草替它敷在疮口上。过几天,受伤的蛇便痊愈而去。老翁拾取剩下的草用它来治疗蛇疮,都取得疗效,于是就把这种之蛇疮的草叫蛇衔草。
例如紫苏草治疗腹泻的发现,据说是华佗行医路上看到一个兔子在路边萎靡不振,还在拉稀不止,本来好心想过去救治一番,结果野兔一看到人就跑了。大概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跑的并不是很快,华佗追了上去,看到野兔正在吃一种紫色的草,华佗抓住了兔子还把这种草采了回去,刚开始还以为是兔子喜欢吃这种草,结果带回家以后发现兔子不仅精神变好了,也不拉稀了。后来乡里的小儿腹泻,买不起药,华佗就推荐小儿的妈妈去山里采这种草,结果没几天小儿的妈妈就跑来说孩子腹泻已经好了。
还有鸡内金这味药,鸡内金是鸡胃里的一层金黄色的角质内皮,是一味消食健胃的中药。许多人经常消化不良,用了许多消食药效果都不太好。所以就有医生观察,发现鸡经常吃完之后会吃点小石子,他们就想了,既然鸡的胃连石子这种硬的东西都能消化掉,那肯定能把平常吃的米面肉食给消化掉。然后经过他们的实验把鸡胃里那层消化的胃黏膜角质内皮给消化不好的人吃,吃了一段时间,果然那个人消化功能提高许多。
DOUBLE NINTH
FESTIVAL
除了动物,其实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春天发新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飘零,冬天光秃枝头。冬天之所以光秃秃的就是为了藏,为了积蓄更多的能量能在来年枝繁叶茂,我们人也一样,在该积蓄的时候积蓄,该发力的时候乏力,该开花的时候开花,按时休息,在该做什么的年龄做什么,按时长大,小时候发力太过,长大了可能就后劲不足,小时候不发力,长大可能无花可开,无果可结。“苔花如米小,也做牡丹开。”,每一朵花不可能都成为牡丹,但无人欣赏也免于攀折。而且每一朵花都不会白开,大自然因他们而多彩。
所以我们生活在自然中,不能对周围事物无知无觉,把自己困于一方天地之中,困于自我之中。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了会发现万有引力,而你只会卧槽一样,太关注自我会失去更大的世界。要多多体会自然中的生命智慧,向动物,向植物去学习。学得越多越要有谦逊之心,不能脱离天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