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店销售技巧:更年期综合征的用药盘点与选择
门店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更年期的女士前来咨询并购药。绝经过渡期身体会发出的一些信号是每个中年女士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好相关知识储备。
病名
西医:更年期综合征,又称为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时间
西医:绝经过渡期在45周岁至55周岁之间或提前或推后几年。
中医:肾气渐衰,七七天葵绝,七七就是49岁。中医上女子以七为以年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不同的生理变化。中医上绝经前后诸症是49岁左右,与西医基本上吻合。
病因
西医: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因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
中医: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月经将断而至绝经,又因本身阴阳的偏衰,工作生活压力大,生气或者性格抑郁,导致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病。
症状
西医:1.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经量逐渐减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周期、经期、经量都不规划;或骤然停经。2.植物神经紊乱:阵发性潮热、出汗、伴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等。3.情绪改变:健忘、易激动、失眠、多虑、郁抑等精神神经症状。4.身体状况改变:生殖器官不同程度萎缩、乳房下垂、萎缩、尿频、尿失禁、骨质疏松、腰背痛、易骨折等。5.实验室检查:尿、血雌激素降低,促卵泡素及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
中医:阵发性烘热汗出、乍寒乍冷、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善悲欲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面浮肢肿、或皮肤蚁走样感、两胁隐痛或串痛等症状。
治疗
西医:轻者心理疏导,家人给予理解与关怀。失眠者用镇静药,症状明显者给予雌激素治疗。中医:需要辨证施治,根据主要临床表现,辨证治疗。 1.肾阴虚症状:头晕耳鸣,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月经前后不定,经色鲜红,量或少或多,口干、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方药:左归饮加减。
中成药:大补阴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更年舒片、天王补心丹、坤宝丸、坤泰胶囊、天王补心丹等。 2.心肾不交症状:绝经前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怔仲、心烦不宁、失眠多梦、情志异常,舌红少苔或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肾宁心安神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养神安神片、枣仁安神颗粒、知柏地黄丸、坤宝丸等。 3.肾阳虚主症: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面浮肢肿,夜尿多,或带下清稀,舌淡,或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扶阳方药:右归丸加减。
中成药:济生肾气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桂附地黄丸、妇宁康片、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 4.肾阴阳两虚主症:绝经前后,头晕耳鸣,健忘乍寒乍冷,颜面烘热,汗出恶风,腰背冷痛,舌淡苔薄。
治法:阴阳双补方药:二至丸合二仙汤加减。
中成药:更年乐片、更年灵胶囊、肾宝合剂、参茸卫生丸等。 5.肝郁化火主症:脾气暴躁、胸胁胀痛、口苦咽干、头胀头晕、善悲欲哭、厌世悲观、双目红赤、失眠梦多、乳房胀痛、心慌胸闷、脘腹胀满,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龙胆泻肝丸、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更年宁、经前安片等。
(本文为药店人特约,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