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警惕!路边的蘑菇不要采,云南今年已因毒蘑菇死亡12人!

警惕!路边的蘑菇不要采,云南今年已因毒蘑菇死亡12人!

最近,云南人吃毒蘑菇致幻的新闻特别多。

单看新闻,一个个都跟搞笑故事似的。比如有的人吃了毒蘑菇,引出自己被隐藏的天赋,唱了一曲好忐忑。

有的人致幻,直接进了童话镇。
满眼看着都是小人国里的小人和精灵。

不知道她家的小人有没有被打,因为有的人看到小人还满屋子追着打.....

随着吃蘑菇致幻的事情越来越多,8月1日,一条新闻被顶上热搜。

有记者证实,从2020年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截至2020年8月1日,云南省累计因新冠病毒肺炎死亡的病例为2例。新闻的标题是:云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数超过新冠。

▼▼▼

毒蘑菇很难分清

每年到夏季,都是云南野生菌中毒的高峰季节。

野外不少蘑菇是毒蘑菇,而且你根本无法按常识分辨。

来看一张图,这里面哪些是毒蘑菇?

来自《2000 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作者陈作红

答案是:全都是!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是没毒的:A:灰花纹鹅膏;B:致命鹅膏;C:黄盖鹅膏白色变种;D:拟灰花纹鹅膏;E:淡红鹅膏;F:裂皮鹅膏;G:黄盖鹅膏;H: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I:条盖盔孢伞;J:毒沟褶菌;K:亚黑红菇

我们的常识可能以为,颜色越鲜艳的毒性越大。

但偏偏就有一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蘑菇,其实是剧毒。

譬如下面这个,白白嫩嫩的,一看就很鲜美。真名叫白毒鹅膏菌,也叫白毒伞,剧毒。

来自unsplash.com

一棵约 50克重的毒鹅膏菌,或白毒鹅膏菌所含毒素,就足以毒死一名成年人。

还有一些你以为颜色艳丽的,却偏偏没毒,味道还很好吃。

譬如下面这个,从伞盖到伞柄全红,这么鲜艳,一看就有毒。

其实它叫做正红菇,不仅无毒,而且肉质肥嫩 、煮汤清甜鲜美,是一种野生稀有珍贵食用菌。

正红菇,来自pixabay.com

仅凭外表,我们真的很难分辨蘑菇是否有毒。

凭喜阴喜湿还是喜干喜阳等习性,或者煮熟以后的口感也很难分辨。

不少毒蘑菇和无毒蘑菇习性非常相似,甚至味道也是同样的鲜美。

高温烹饪后就没毒了吗?

很多人认为高温烹调后,野蘑菇就没有毒性了。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

有的毒蘑菇中的毒性物质非常稳定,如鹅膏肽类毒素中的 -鹅膏毒肽和 -鹅膏毒肽,它们在鹅膏菌中含量最高且还是主要的致死毒素。

此类毒素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不仅耐高温、耐干燥,还耐酸碱,易溶于水,一般的烹调方法难以破坏其活性结构。

剧毒的大青褶伞,来自pixabay.com

所以来路不明的蘑菇无论是否高温加热,都不要吃!

误食毒野生菌如何自救?

Step1:请立即催吐

马上喝大量的清水和稀释后的淡盐水灌肠帮助腹泻,然后用手扣喉咙,尽量催吐,反复多次。

Step2:马上让身边亲戚朋友联系医院

到达医院,医生会依据你的腹泻情况决定是否帮你开其他泻剂加速毒素排出。

如果情况严重者医院会立马安排洗胃。

Step3:上医院前,让亲友收集你吃下肚的毒蘑菇样本,拍照并携带样品前往医院

这样便于让专业人员鉴定,确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

云南省政府每年这段时间都会发短信提醒大家,珍爱生命,请远离野生菌。

希望大家也不要贪吃,一定要提高警觉意识。

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保护好自己,吃东西下肚前也请三思,生命第一!
图片来源自标注网站

往期推荐

湿气不走,又胖又丑!湿气重的10+信号你中招了吗?

沉默的杀手缠上4亿人!我的肝真是太难了……

三伏天就怕8件事,这份渡劫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
手脚的这几个变化,是大病前的预兆,千万别忽视!

End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