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之痒」是真魔咒还是纸老虎?
据国家民政局《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03年到2020年,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7年上涨,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813.1万,对应的离婚登记人数为373.3万,离婚占结婚比例高达45.9%。
这也意味着,婚姻这一事实关系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而近日,一则“上海警方抓获69名情感挽回大师”的新闻,也让人哭笑不得,挽回情感难道也要靠别人?
#01
没有完美情人,更没有完美婚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美国婚姻问题专家温格朱利的《幸福婚姻法则》分享了一对结婚78年夫妻的婚姻,老太太风趣地说道:“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原来,再恩爱的夫妻也有不为人知的矛盾,或许也经历过“七年之痒”的考验。
这个说法不仅源于坊间的传言,更有权威数据佐证。在一项针对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中,发现中国夫妻的离婚模式及其变迁趋势与国外相同,均为明显的“倒U型”曲线(即离婚风险首先随着婚姻持续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到达顶点后持续下降),且曲线约在婚后第7年达到顶点,这与“七年之痒”的说法不谋而合。
究竟“七年之痒”有着什么魔力,会让原本相爱的夫妻反目,甚至选择分开?这一切还要从感情的起始说起。
#02
情淡时,没有一句“你想怎样”是无辜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一句“离婚”的背后,是无休止的丧偶式育儿、话不投机半句多和相看两相厌,这些情况不会在情浓时出现。
“七年之痒”的可怕之处在于温水煮青蛙一般,让你长期用错误的方式或被错误的对待,当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轻易毁掉眼前你所认为美好的一切。
“七年之痒”无处不在,当感情由浓转淡,就会给它可趁之机。
“我和老公已经很久没有同房了,老夫老妻好像也没有了激情……”
“你能不能少说两句,我工作压力这么大,回家还不能轻松一点吗”
“我闭着眼睛都能知道你今天煮什么菜、下一步要干什么,真的是受够了”
“孩子我带、爸妈我管,你回来就躺着,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令人窒息的夫妻日常,不仅可能是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同时也暗藏着婚姻质量和满意度告急的不真事实。频繁吵架、沟通减少、居家时间减少、亲密接触减少、家庭分工一边倒等,都是“七年之痒”的具体表现,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也很复杂,与社会经历、身体状态、感情交流和子女养育息息相关。
#03
要面包还是要爱情,亘古不变的难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七年之痒”的到来,像一面“照妖镜”,反射出你经营多年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氛围。
受“七年之痒”影响,对婚姻逐渐不自信、步入中年后日渐焦虑、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双方观念差异日渐拉大、受社会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影响等因素,是目前大多数夫妻遭遇“七年之痒”的主要原因。
排除掉现实因素,据相关研究表明,“七年之痒”或与多巴胺分泌有关。爱情能够催生多巴胺分泌,并认为是对方带来的幸福感,但它不能一直维持分泌状态。当大脑疲劳时,多巴胺分泌就会减少和消失,人们就会从爱情的美梦中醒来,进而否定感情,寻找新的“刺激”。
这样看来,“七年之痒”好似一个无解的难题,只能任由其发生却不能阻止。其实不然,把握住关键阶段就可以轻松解决。
#04
绝不打没准备的仗,婚姻更是如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有婚姻的存在,就有质量的高低。婚姻质量低的个体,或对家庭有负累感,或漠不关心自行逍遥,最终可能导致婚姻的破碎或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婚姻也是一种依恋行为,一种两人相携走完一生的依赖和眷恋。然而婚恋中的依恋,也不是那么无懈可击。对待配偶的不同态度和方式,都和个人在婚姻中的婚恋依恋,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要想平稳度过“七年之痒”这一阶段,不妨从婚恋依恋入手。而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准备结婚期。
个体在进入婚姻前,需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从依恋的角度,去评估恋人之间的关系和在亲密关系中自身的表现,并预测婚姻质量,评估这段婚姻是否会给自身带来依恋回避和焦虑,是否会因此对婚姻质量造成影响。通常来说,安全性依恋会有比较高质量的婚姻关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据相关研究表明,中等学历的人,在初始和总体亲密关系满意度上,高于高等学历水平者。与此同时,婚恋时长的增加,对现在和总体亲密关系满意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爱情长跑结婚后,却无法白头终老的原因。
因此,个体在考虑与恋人成为配偶前,可罗列年龄、学历、是否初婚、是否独生等关键因素,或可有效预测婚姻质量。或许长辈们挂在口中的“门当户对”并不是空穴来风,契合的人生经历,方能为一段美满的姻缘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针对正在经历“七年之痒”的已婚人士呢,又该如何破局?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正规婚姻咨询的方式来寻求帮助(警惕所谓的“情感挽回大师”),运用心理暗示、行为疗法等手段,来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此举有助于改善婚姻质量。
而对于即将迎来“七年之痒”的已婚人士,不盲目恐慌、加强生活仪式感都可以帮助彼此顺利渡过尴尬时期,由恋人步入婚姻离不开感情基础,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强化原有的感情基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七年之痒”不可坐视不理,找一个相爱的人不容易,或许你需要专业的帮助,点击下方咨询专家,解决你的婚姻困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数据,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
[2] 许琪, 邱泽奇, 李建新. 真的有"七年之痒"吗?——中国夫妻的离婚模式及其变迁趋势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5, 030(005):216-241.
[3] 凯瑟. “七年之痒”与细胞新陈代谢[J]. 健康人生, 2017, 000(003):63.
[4] 马瑞. 已婚人士婚恋依恋、应对方式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D]. 河南大学.
[5] 叶丽明. 成人依恋类型与婚恋时长在亲密关系满意度上的差异及其预测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