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7幼童遭13岁男孩猥亵,普及性教育一刻都不容缓

7幼童遭13岁男孩猥亵,普及性教育一刻都不容缓近日,7幼童遭13岁男孩猥亵的新闻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在感到愤慨和震惊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到,性教育的普及确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图片来源:网络

我国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常年处于缺位状态,孩子在学校本应接受的生理卫生教育,老师常常一带而过,有的甚至直接跳过不讲。作为父母,一开始觉得“孩子还小”,可以等长大一点再教;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却发现更难开口。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最后,新一代的青少年还是走上了上一代人的“老路”,自力更生地通过网络、书籍、同龄人之口,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并不合格的“自我性教育”。

然而,不规范性教育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儿童在尚未发生性觉醒的年纪,就可能遭受猥亵和骚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未成年人无力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却又无法宣之于口,除了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留下终生的心理创伤。成年人闯荡社会良久,却也始终做不好“避孕”这件小事。桩桩件件的悲剧,随时都可能发生在身边隐秘的角落。

做好性教育,到底有多难?

尽管中小学课本内都有两性相关的生理知识,但真正落实的却是极少数。刚刚落幕的2021年 “两会”中,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将性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教育课程体系,并做出明确的课时安排。“女童保护”主题的座谈会上,专家也提出应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图片来源:Pexels
而在校外,性教育的重任则当之无愧地落在了父母身上。

已经为人父母的你,不妨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美妙的周末夜晚,确认孩子已经熟睡后,你终于找到机会和爱人亲热一番。此时,孩子却猝不及防冲了进来,哭着说:“爸爸,你不要再欺负妈妈啦,妈妈一直在叫!”你会怎么反应?又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另一个场景,则更有可能切实发生:

孩子从学校回来,突然问道:“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你会说出儿时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经典回答——“从垃圾桶捡来的”——吗?
就算事先在脑海中演练了一百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最终可能还是会选择逃避。一方面因为难以启齿,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没能接受合格的性教育,我们心中面对未成年人关于“性”的疑问,无法做出恰当、合时宜的回答。如果您感到无所适从,需要寻求医学帮助,可以咨询专业医生。

在馆长看来,性教育普及的瓶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挣脱,“性羞耻”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作为父母,自身没能接受良好的性教育,对性知识和性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不足

作为教师,很难把握性教育的尺度和方式

性教育教材仍需进一步优化,性教育课程理应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图片来源:Pixabay

教会孩子“性”,做好这几点

中国人固有的性观念中,“性”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尽管当代社会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性解放,但大部分人仍然难以开口谈论“性”。

小时候,没有人教我们什么是“性”;人到中年,更无从学会如何教孩子什么是“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只能从我们自身做,勇于改变自己以“性”为耻的观念。而做好性教育的第一步,首先是让自己接受性教育:性和性教育并不是洪水猛兽,错误的性态度才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其次,我们要了解孩子对“性”的了解到达了哪一步。
总的来说,性教育宜早不宜迟。但如果孩子还小,对性知识也只是表现出普通的好奇,作为父母也不用刻意说太多。如果孩子面对恋爱和性已经有了明显的害羞和躲闪,说明孩子已经从其他渠道有了部分的性知识,这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性观念。

落实到具体的年龄上,可以参考以下的年龄阶段进行:
0~2岁:认识身体器官
2~3岁:辨别男女差异
4~5岁:告诉宝宝从哪里来
6~8岁:告诉宝宝如何产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之后,尽量科学、浅显易懂地向孩子解释“性”。内容可以包括两性的生理差异、生命如何通过“性爱”产生、青春期性成熟的过程,以及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免于遭受性侵害。

在讲述性知识的过程中,要勇于说出性器官的名称,乳房、阴道、睾丸、阴茎……不要采用“小鸡鸡”、“下面”等含糊不清的词语和俗称来代替。这些词语并不羞耻,孩子能准确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是性教育合格的标志之一。
▲图片来源:Pexels

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信息更是良莠不齐。只有主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性”,才能够真正有效避免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和危害,避免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建立不正确、不健康的性爱观。

男孩和女孩都应该接受充分的性教育,既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也可以避免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最后,告诉孩子性行为是一种隐私。
就算真的被孩子撞见“啪啪啪”,也不用过于紧张。趁此机会还可以教会孩子,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不要轻易将他人的隐私透露出去。
▲图片来源:Pexels

性,绝不肮脏,而是一件美好的事
最后,馆长想说:

性源自爱,性繁衍生命,性是人作为生物的本能,也是人赋予爱的本能。

性需要被正确的认识和学习,需要经由父母和教师传递给下一代。

性教育不仅仅是关于性的教育,也要教会孩子平等、尊重和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最后,回到文章里那个熟悉的场景,作为父母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动动你的小手指,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父母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吧!

参考文献

1. 政协委员建议明确中学性教育课时安排. 腾讯网.

https://new.qq.com/rain/a/20210310A01S9K00
2. 专家: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惩处力度. 法制视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133699351528345&wfr=spider&for=pc
3. 刘文利.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4. 李燕. 儿童性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11):43-45.
5. 曹岚, 周厚余. 再论我国儿童性教育的现状、问题及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18, 005(021):299-300.

END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