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杀死数百万人的鼠疫,如今又卷土重来?
近期,关于鼠疫的新闻再次甚嚣尘上。
内蒙古自治区内发现的两位肺鼠疫患者,目前已在北京相关医疗机构得到救治。但大众对于鼠疫的恐慌,却没有减弱。
那么,鼠疫究竟是什么?
何以会引起社会如此大的关注,在鼠疫面前,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呢?
接下来,医生君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
(图片来自网络)
何为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病死率几乎为100%。总而言之,鼠疫是一种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是如何传染的?
鼠疫的传染源有很多,其中尤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多。当然,许多野生动物如狐狸、鼬、马鹿、猫、犬等,也可感染鼠疫。
至于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其中媒介传播是指通过跳蚤吸血传播;
接触传播则是人类在捕猎或者剥食这些染疫动物时,细菌通过手部创伤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传播可通过非常细小的创口形成感染,如手指倒刺等。
(图片来自unsplash)
空气传播是肺鼠疫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大量鼠疫菌,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非常容易感染别人,造成鼠疫爆发。
感染鼠疫后,轻型仅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无出血现象;重者会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一般有呼吸道症状或发热者,就应该接受医疗观察。
如何预防鼠疫传播?
1.避免与咳嗽者亲密接触,减少在人群密集处逗留时间;
2.鼠疫流行区禁止接触死亡动物,远离旱獭洞、鼠洞;
3.在衣物上可以喷洒蚊虫驱避剂,减少节肢动物叮咬的几率;
4.鼠疫地区要管理好自家猫狗,减少猫狗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曾给我们人类带来过无比深重的灾难。不过, 就目前来说,我国已有能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所有鼠疫检出、监测及控制措施,经过多年的检测,我国鼠疫的防控已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鼠疫造成的人类感染,也降到了相当低的水平。
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保护健康得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该怎么预防疾病,身体不舒服了不知道如何处理,都可以及时呼叫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7X24小时在线,全天候守护你的健康!
参考资料:
海荣 建立新的鼠疫发现与检出技术预防鼠疫流行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4年9月20日第33卷第5期
西绕若登 李景中 洛桑群增 蒋志勇 扎西 西藏鼠疫流行现状与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预防控制对策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年第23卷第3期
梁效成 姚呈祥 张宏 王世明 吴得强 席进孝 盖永志 甘肃省鼠疫预防控制策略研究《地方病通报》2009年第24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