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针名称 |
主治 |
穴位 |
取穴部位及方法 |
针刺手法 |
智三针 |
智力低下 |
神庭+本神2 |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 |
常规手法 |
四神针 |
智力低下,精神障碍,头疼 |
四神针 |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 |
针尖向外刺 |
脑三针 |
运动共济失调,脑瘫,弱智,视力障碍 |
脑户+脑空2 |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
向下刺 |
颞三针 |
运动障碍,偏瘫,弱智 |
颞三针 |
耳类直上2寸,其前后各1寸 |
向下刺 |
晕痛针 |
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 |
四神针+印堂+太阳穴2 |
印堂: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
太阳穴直刺 |
眼三针 |
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
眼ⅠⅡⅢ针 |
Ⅰ:睛明穴上2分,向眼底进针1.2—1.5寸
Ⅱ:眶下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上推
Ⅲ:眶上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下推 |
要深刺达眼底,不提插,不旋转,不加电针!只向上刮针 |
定神针 |
多动症,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弱智儿童 |
定神针 |
Ⅰ:印堂穴上5分
Ⅱ:阳白穴上5分,左右各一
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
向下刺 |
鼻三针 |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病等 |
迎香,上迎香,印堂,加攒竹 |
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
迎香病情早期对刺,病久向内上斜刺。上迎香向内下斜刺。慢性鼻炎用攒竹穴 |
面肌针 |
面肌痉挛 |
四白,颊车,地仓,迎香,禾廖 |
眼肌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面肌痉挛:地仓透颊车,迎香或和廖 |
加电用连续密波,时间大约45分钟 |
叉三针 |
三叉神经痛 |
太阳,下关,阿是穴 |
上支:太阳,下关,阿是穴(阳白)
中支:太阳,下关,阿是穴(四白)
下支:太阳,下关,阿是穴(大迎) |
加电可以长时间 |
面三针 |
面神经麻痹 |
翳风,颊车,地仓 |
可以配用合谷,人中
眼睑不合可以用阳白,四白 |
|
耳三针 |
各种耳聋 |
听宫,听会,完骨 |
可以配用中渚,外关,合谷,四神针(加大刺激。增强脑血流量) |
深刺1.2-1.5寸 |
舌三针 |
言语障碍,流口水,咽炎 |
舌三针 |
Ⅰ:上廉泉
Ⅱ:上廉泉左右各0.8寸取穴,1—1.5寸 |
不加电,用手法 |
突三针 |
甲状腺肿大 |
水突,天突,扶突 |
水突: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天突: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扶突: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
以突治突,奇病奇治 |
颈三针 |
颈椎病 |
天柱,百劳,大杼 |
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常规针法 |
背三针 |
呼吸系统疾病 |
大杼,风门,肺俞 |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
肩三针 |
肩关节病 |
肩ⅠⅡⅢ针 |
肩髎穴:肩峰下凹陷处
ⅡⅢ针:肩髎穴前后各2寸处 |
自然取穴,不用举胳膊 |
手三针 |
上肢运动障碍 |
曲池,外关,合谷 |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
手智针 |
弱智,多动,失眠,癫痫,手运动障碍 |
劳宫,神门,内关 |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
腰三针 |
腰椎退行性变 |
肾俞,大肠俞,委中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
坐骨针 |
坐骨神经痛 |
环跳,委中,昆仑 |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
刺中坐骨神经效果好,有电感从上往下传 |
膝三针 |
膝关节疾病 |
双膝眼,血海,梁丘 |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
可以配合足三里,阳陵泉 |
踝三针 |
踝关节疾病,水肿,肾脏疾病 |
解溪,昆仑,太溪 |
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
|
足智针 |
弱智 |
涌泉,泉中,泉中内外 |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泉中:涌泉下足正中心凹陷处
泉中内:泉中内8分-1寸
泉中外:泉中外8分-1寸 |
泉中内主要用来治疗自闭症,哑口无言 |
痿三针 |
肌肉萎缩,无力等 |
上肢萎:曲池,尺泽,合谷
下肢萎:三里,三阴交,太溪 |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合谷: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
治萎独取阳明之意 |
褐三针 |
黄褐斑,黑斑 |
颧髎,太阳,下关 |
颧髎: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
可以B12皮下注射,加电用疏波 |
乳三针 |
乳腺增生,乳汁不足,良性肿块 |
乳根,膻中,肩井 |
乳根: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膻中: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
乳根穴要肋骨下缘进针,向上斜刺 |
内景三针 |
是针对胸腹内脏疾病的,包括:胃、肠、尿、脂、胆、肥、痫、阴、阳三针 |
|
胃三针 |
胃肠疾病 |
中脘,内关,足三里 |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
肠三针 |
肠炎,痢疾 |
天枢,关元,上巨虚或三里 |
天枢:在腹中部,平脐中2寸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
胆三针 |
肝胆疾病 |
期门,日月,阳陵泉 |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日月: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
期门,日月取右穴,要肋骨下缘进针,向上斜刺 |
尿三针 |
尿多,尿少,尿闭等膀胱疾病 |
关元,中极,三阴交 |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中极: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
|
脂三针 |
降低血脂 |
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
|
肥三针 |
减肥,尤其是腹部脂肪 |
中脘,带脉,足三里 |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双侧带脉对刺,用透针手法。加电用疏密波 |
痫三针 |
癫痫 |
内关,申脉,照海 |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
|
阴三针 |
妇科疾病 |
关元,归来,三阴交 |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
|
阳三针 |
男性疾病 |
气海,关元,肾俞 |
气海: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
闭三针 |
闭症 |
十宣,人中,涌泉 |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人中: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1/3交点处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
不灸,以刺法为主 |
脱三针 |
脱症 |
百会,神阙,人中 |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神阙: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人中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1/3交点处 |
只灸不针 |
眠三针 |
失眠、健忘 |
四神聪、三阴交、内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