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渣男的阴影?——女性反精神控制指南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当你家里的灯忽明忽暗,但你的伴侣却坚定的认为,这一切都是你的幻觉,你会怎么办?如果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会不会渐渐开始怀疑,其实出在自己的身上呢?
其实,这是一部名为《煤气灯下》犯罪电影的情节。该故事讲述了丈夫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试图让妻子相信她已经失去了理智,而这位丈夫采取的方法,就是调节煤气灯的明暗来让妻子误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而后,这种操纵者通过灌输虚假、片面的信息给受害者,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认知、记忆力和精神状态,从而彻底失去自我,盲目听从对方,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煤气灯操纵法”,是一种精神控制行为。
(图片来自《煤油灯下》剧照)
当然,这种精神控制的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点滴中慢慢渗透。在操纵的过程中,操控者会把事实刻意扭曲、选择性地删减,或者直接将虚假信息灌输给对方。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辨别对方的行为是否属于“精神控制”呢?
接下来,医生君会列举一些精神控制行为的特点以及应对的方法,使大家对这种行为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如果正陷入其中的话,也希望能够尽快作出决断,逃离对方的控制。
01
夸大、虚构以及否认
这三种策略是操控者常用的伎俩。一般来说,操控者都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们会不断的给你灌输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并不一定和事实相符合,而是经过夸大和虚构的,他的目的就是让你只相信他的说法,同时否认你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比如一些正常的男女交往,经过他的夸大就会变成对方只想和你发生性关系才和你联系、交往等。
02
隔离正常社交
为了满足自我的控制欲,操控者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自己成为伴侣的全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操控者就会隔离一切对方与其亲朋好友的往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是经常检查伴侣的通讯工具,如手机、电脑,并且要求删除一些异性。在这样的隔绝举动中,朋友会渐渐淡出被控者的生活,操控者逐渐成为生活的全部,甚至唯一的外界信息来源。
(图片来自Pexels)
03
不断重复的心理暗示
有句话说得好,谎话重复一百遍也会成为真理。就算起初被控者觉得不那么正确的观点,经过操控者不断的“心理暗示”,也会慢慢认同他的观点。同时,由于被控者已经处于“信息隔离”的状态,于是就失去了大部分被外界警醒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控者就会在重复中慢慢相信、认同操控者的言论。
04
只能相信、不容质疑
操控者在实行操控时,当对方提出质疑的时候,他通常会加大力度的反驳。因为对于操控者来说,质疑的本质就是“挑衅”,是对被控者的一种“失控”,而他们无法接受这种情况发生。反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不顾事实,反而指责对伐。比如被发现劈腿的时候,会指责对方不信任自己,而感情中不信任是大忌,从而用诡辩打击对伐。
05
建立一种病态的共生关系
由于长期被攻击和否定,被控者最后会处于一种精神耗竭的状态,内心充满了沮丧、气馁、恐惧和自我怀疑之中。这时候,被控者会以消极和懦弱的态度面对生活,从平等走向不平等,自我意识被完全剥夺,最后将身心都交给操控者。当然,操控者偶尔也会给一些“希望”,另被控者感觉“他其实没那么坏”,从而更加坚固了这种病态的关系。
(图片来自Pexels)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予以识破和反击呢?下面,医生君可以提供几个反精神控制的方法,以供参考。
01
意识到自己被操控
这点非常重要。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操控,识别出对方的操控行为,这样就可以对其操纵的策略进行反击。
02
慢慢收回掌控权
可以从小事开始,慢慢决定自己想要做什么,拒绝操控者的建议。比如中午吃什么,接下去要买什么书之类。
03
重新找回亲朋好友
主动联系曾经的朋友,寻求他们的帮助,把自己目前的情况和真实感受告诉他们。接受来自亲朋好友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离开操纵式的关系。
(图片来自Pexels)
最后,大家一定要记住,真正爱你的人会让你快乐,而不是沮丧,会让你变得更自信、更自由。但是“精神控制”的关系,绝对不是一段正常健康的关系,如果意识到这点,就要立刻中断这样的病态关系,及时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