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梅,见过吗?叶清暑热,益脑清心;花治食欲不振、身面浮肿
金露梅来源产地
蔷薇科金露梅,以叶、花入药。
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砾石坡、灌丛及林缘。花盛开时采摘,晾干。夏季采叶,洗净,晒干。6~7月采花,阴干。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别名金腊梅、金老梅、药王茶、棍儿茶、扁麻、木本委陵菜
【原形态】
灌木,高0.5-2m。多分枝,树皮纵向剥落。小枝红褐色,幼时被长柔毛。现状复叶,小叶2对,稀3小叶,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叶柄被绢毛或疏柔毛;
托叶薄膜质。宽大,外被长柔毛或脱落;小叶片长圆形、倒卵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0.7-2cm,宽0.4-1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平坦,两面疏被柔毛或绢毛或脱落近无毛。花两性;单花或数朵生于枝顶,花梗密被长柔毛或绢毛;花直径2.2-3cm;
萼片5,卵圆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副萼片及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浙尖至急关,与萼片近等长,外面疏被绢毛;花瓣5,宽倒卵形,先端圆钝,比萼片长,黄色;花柱近基生,顶部缢缩,柱头扩大。瘦果近卵形,长1.5mm,外被长柔毛,褐棕色。花、果期6-9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叶:微甘,平。
叶:清暑热,益脑清心,调经,健胃。主治暑热眩晕,两目不清,胃气不和,滞食,月经不调。
花:藏医用治赤白带下。
叶2~3钱,水煎服,或长期代茶饮用。
《中药大辞典》
叶:
甘,平。
消暑热,益脑清心,调经,健胃。治暑热眩晕,两目不清,胃气不和,滞食,月经不调。
花:
苦,凉。
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中华本草》
花;
苦;凉
归脾;胃;肝经
化湿健脾。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身面浮肿;赤白带下,乳腺炎
【用法用量】
花:
内服:煎汤,6-9g;研末,每次0.5g。
叶:
2~3钱,水煎服,或长期代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