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马齿苋,既可食,又是药。
伟大领袖毛泽东和马齿苋有着不解之缘。在韶山毛泽东故居,陈列着保存完好的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这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制作马齿苋、酸泡菜、霉豆腐等菜肴时使用过的器皿。这些菜肴,又被称为“坛子菜”,毛泽东就是吃着这些“坛子菜”长大的。
在延安时期,由于敌伪封锁,生活异常艰苦。生命力极为顽强的马齿苋,即使在陕北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也能采集到。这种生长在沟畔路旁的野菜,在艰难岁月里给毛泽东的饮食带来了很大快慰。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仍念念不忘马齿苋,时常提出吃马齿苋的要求。对此,保健人员曾感到不安,害怕对主席的健康有害。于是,拿来一些样品,找到有关部门化验,还查阅了各种中草药方面的书籍。化验和查证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言:“马齿苋,既可食,又是药。”
宋代的《开宝本草》中记载马齿苋有“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等功效。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马齿苋可以“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清代的《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其能“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这里提到的红痢是痢疾的一种。这类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中杂血和黏液。
现代的《中药大辞典》记载马齿笕的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虽然马齿苋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吃过马齿苋的人,最好第一次吃的时候一定要少量,逐渐适应了才能多吃。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明代的《神农本草经疏》中告诫:“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
此外,以下三种情况也不宜食用马齿苋:腹部受寒引起的寒性腹泻;怀孕期间不宜食用。因为马齿苋“滑胎”可能引起流产等;马齿苋与鳖甲相克,入药的时候不要同服。
【】马齿笕:性味寒,酸。归大肠、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其性寒质滑,酸能收敛,入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用于大肠湿热,热毒血痢,腹痛泄泻,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者,为治痢疾的常用药物;味酸而寒,入肝经血分,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效,用于血热妄行,崩漏下血,大肠湿热、便血痔血。亦治湿热淋证、带下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治血热毒盛,痈肿疮疡,丹毒肿痛等;曰:其酸寒清解,质地滑利,既善清热凉血而解毒、止血,又可滑肠,导湿热邪毒从大肠排出,对胃肠湿热及尿频尿痛有很好的疗效也。煎服用量9~15克,鲜品30~60克。止血宜用鲜品捣汁服,热毒疮肿取适量鲜品捣敷患处。性寒,偏滑利,慢性脾虚腹泻、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食。
-
中医爱好者
长按识别二维码,热爱中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