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德教授 |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 拾壹
2019年2月28日晚开讲啦!
文末扫码进群加入课程
面对数以十万计的中医古方(指有方名的古方),由陶御风、史欣德担任主编编写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是中医人的一大福音。
从近10万首方剂中,最终筛选出581首古方,其比例约为二百选一,而与之相关的5200余则治验记录又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故将书名定为《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本书汇集了经典方的古今治验实录,是中医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拥有它,就如同跟随古今名医侍诊,书中的一则则经典验案,将有助于领悟方的适应证及其运用心法,大大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
今日小一和大家一起品读书中的古方和经典验案。本文罗列了“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陷胸汤”。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目前已断货
点击以下文字可看往期(以下标题非专业性总结用语):
1、《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壹:建中汤系列
2、《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贰:厚朴系列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叁:半夏汤系列
4、《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肆:苓桂系列
5、《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伍:防己系列
6、《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陆:栀子系列
7、《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柒:瓜蒌系列
8、《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捌:茵陈系列
9、《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玖:抵当丸系列
10、《皕一选方治验实录》精选拾:越婢汤系列
**大陷胸汤**
【方源记载】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二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依,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
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又云:“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云:“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胸腹胀痛,烦躁呕吐(浅田宗伯医案)
2.发热结胸便秘(曹颖甫医案)
3.结胸便秘(曹颖甫医案)
4.结胸证(刑锡波医案)
⊙西医病证医案
1.流行性出血热(万友生医案)
【验案展示】
2.发热结胸便秘(曹颖甫医案)
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独生子也,其母爱逾掌珠。一日忽得病,邀余出诊。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于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
制甘遂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硝二钱。
返寓后,心殊不安。盖以孩提娇嫩之躯,而予猛烈锐利之剂,倘体不胜任,则咎将谁归?且《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必心下痞硬而自痛,其甚者或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为定例。今此证并未见痞硬,不过闷极而塞,况又似小儿积滞之证,并非太阳早下失治所致。事后追思,深悔孟浪。至翌日黎明,即亲往询问。据其母日,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誕先后俱下,今已安适矣。其余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
嗣后余屡用此方治胸膈有湿痰、肠胃有热结之证,上下双解,辄收奇效。(《经方实验录》中卷)
**大陷胸丸**
【方源记载】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胸中硬疼,呼吸不利,项背拘急(刘渡舟医案)
2.结胸证,胸部满痛(刑锡波医案)
⊙西医病证医案
1.阑尾周围脓肿(权依经医案)
2.前列腺炎合并尿道炎(门纯德医案)
【验案展示】
2.结胸证,胸部满痛(刑锡波医案)
苑某,女,28岁,工人。
病史:初起身觉发热恶寒,颈痛身倦,4~5日后,寒热仍有时发作,而胸部逐渐胀闷气短,脉象两寸弦。8-9日后,胸部硬满疼痛拒按,气短不足以息,上部尤甚。由于胸部满——俯仰不便,从外观看如柔痓状。应服陷胸丸,因无此成药,拟加味陷胸丸方煎汤与之。
证属:痰热互结胸上。
治宜:荡热宣肺,攻逐水饮。
处方:瓜蒌仁24g,葶苈子10g,杏仁10g,芒硝10g,枳壳10g,大黄10g,甘遂面1.2g(冲服)。
服药后水泻5~6次,胸满轻松,呼吸通畅,而上部之满痛不减,项背强滞,俯仰不便。后变汤药为丸药,每日10g,隔日服1次,连服2次,上部之满痛消失,俯仰自如,而柔痉症状不明显,后以疏胸清热和胃之剂调理而愈。(《邢锡波医案集》)
**小陷胸汤**
【方源记载】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古今治验实录】
⊙中医病证医案
1.伤寒头痛身热,胸膈饱阳(缪仲淳医案)
2.久疟形消不食(王孟英医案)
3.发热胸闷烦乱(叶橘泉医案)
4.持续发热,胁痛(孙一奎医案)
5.赅嗽发热胸痛(张志民医案)
6.咳引腹痛,胃脘痛(荒木性次医案)
7.胃脘痛(刘渡舟医案)
8.伤寒胸腹满(孙兆医案)
9.心下坚硬,项强短气(许叔微医案)
10.呕吐胸闷,上腹压痛(何世英医案)
11.心下苦满,不能饮食(黎庇留医案)
12.胸脘痞满,时时作呕(矢数道明医案)
13.胸中痞急,不得喘息(张子和医案)
14.胸痹(佚名者医案)
15.小结胸证(程原仲医案)
16.妊娠恶阻(叶橘泉医案)
⊙西医病证医案
1.心绞痛(张志民医案)
2.急性乳腺炎(权依经医案)
【验案展示】
2.慢性胆囊炎(赵明锐医案)
刘某,男,12岁。1967年8月11日初诊。
呕吐四天,昨日起呕吐带血。胸中堵闷,不能进饮食。三天未大便,小便深黄。检查上腹有压痛,肝脾未触及。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辨证:痰结心下,发为结胸。
治则:拟宽胸散结,以小陷胸汤加减。
处方:瓜蒌25g,川黄连4.7g,半夏9g,栀子炭9g,荷梗9g,竹茹9g。水煎一剂,待凉少量频服,吐止后再顿服。
8月12日复诊:今日未呕吐,大便已下,能略进流质食物。给予小陷胸汤原方,瓜萎18.8g,半夏9g,川黄连4.7g。病儿服两剂即愈。(《何世英儿科医案》)
2.急性乳腺炎(权依经医案)
杨某,女,32岁,兰州市人,团结新村小学教员。
1978年5月8日初诊。患者于初产后两月患急性乳腺炎,经多方治疗无效,遂来求诊。诊病时,右侧乳腺明显肿大,局部红肿发硬,疼痛难忍;脉数。方用本方。
全瓜蒌9g,半夏6g,黄连3g。水煎,分二次服。三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红肿开始消散,疼痛减轻,但脉仍数。故仍用上方,再服三剂。
三诊:;服上药后,诸症消失。(《古方新用》)
史欣德教授古方讲用学习班
开讲啦!
主讲人:史欣德、杜新亮
主题:
1、经方临床运用方法之一——以药测证;
2、经方临床运用方法之二——以味选方;
3、多维度解析寒热相伍类经方。
``````
扫码进群加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