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妇科腹诊初探

中医妇科腹诊初探 |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医妇科领域由于内诊的应用,传统腹诊已近于废置,停滞不前。现就理论文献学习和临床体会,浅探腹诊在中医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1 腹诊在中医妇科中的临床意义

腹诊理论发源于《内经》(灵枢胀论)有云:“脏腑之在于胸背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夫胸腹,脏器之郭也”,日本人汤本求真也强调腹诊的重要意义,其说“腹者,生之本,故为百病之根,是以诊病必候其腹”,足见腹诊的临床重要性。

妇女在解剖上的胞宫、胞脉及相关密切的肝、肾,冲、任、督、带等均与腹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胞宫位于小腹正中,为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其与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女子以肝为先天,居于腹部的右胁部。肾主藏精,司天癸,与经带胎产的关系最为密切,位居腹中后部,且其经脉均循行于腹部,故腹诊可以查知冲任气血的盛衰和妇女经、带、胎、产、乳等方面的病理变化。正如《对时论》所说“胸胶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知脏腑如何,则莫如诊胸腹”。因此说,腹诊在中医妇科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医妇科腹诊的具体应用

腹部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而言。中国中医研究院腹诊课题组提出腹部包括:胸区、心区、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小腹、右少腹、心下十一个区域。但与中医妇科关系密切的有上腹、脐腹、少腹、小腹等区域。以往腹诊以切诊为主,但我们以为腹诊亦当四诊合参为是。

2.1 问诊

问诊主要是问查病人腹部的自觉症状特点,依此去分析病证的虚实属性等辨证内容。腹部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拒揉者,属瘀血实证;少腹如扇,冷痛不适,属阳虚寒甚,疑滞胞宫;经前腹痛多实,经后腹痛属虚;度中烦满不得卧者,多为气滞血瘀;少腹坚痛,恶露不尽,属血瘀内结;小腹坠胀,气短食少,属气陷不固;腹中满胀,灼热不适,多为湿热下注。

2.2 望诊

主要观望腹部的形状、皮色的润枯等情况。一般而言,腹部皮色不泽,腹形下陷,多属虚证;腹部色泽艳丽,腹形饱满,多为实候,如腹部皮肤松懈下陷萎黄不泽,多属气血亏虚,或胎萎不长,亦见于胎死胞中;妊娠腹大异常,多见于羊水过多;腹大胀满,矢气频作,常见气机郁滞;腹色枯燥,状若鳞甲,多属瘀血内结。

2.3 闻诊

主要依据听诊来诊查腹部的声响去测知疾病的方法,如形体素肥,今见消瘦、肠鸣流漉,多为痰饮作祟;腹中鸡响,嗳气时作,多为肝郁气逆;食后腹胀,摇腹声作,多属中气下陷,常伴阴吹正喧;另外,腹部听诊尚可监测胎儿的状况等。

2.4 切诊

这是腹诊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医者以手掌或手指切融腹壁检查腹壁的坚软、温凉、有无积块及压痛等情况去诊查的方法。凡见腹中积块,应细心诊察肿块的小大、形状、硬度、活动度及喜按拒按等情况以辨识其良恶性质。如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活动度差,多属恶疾;质软可移,胜痛不甚,多为气滞;妊娠腹痛按之腹皮绷急、压痛、反跳痛,多为宫外孕;脐中及其周围,胜之应手,动微无力。多属冲任气虚;下腹硬肿、疼痛,多属湿浊阻滞,或瘀血内结;腹中如裹,多属胎水肿满,或羊水过多等。总之,中医腹诊尤来已久,其与望、闻、向、切合参,于妇科临床诊断颇有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选摘自长春中医学院学报,第13卷总第63期,1997年9月。作者长春中医学院张红、许淑芬,通榆县卫生学饺刘玉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上课时间:

2021年06月04-06日
(周五-周日 共3天)

上课地点:
福建省厦门市美豪酒店
原厦门世纪寰岛酒店

上课费用:
3800元(复训1900元
住宿费、餐费均自理)
开具发票需加交3%税费

报名咨询:
小林老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