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用药,来自一个用27岁生命敲响的警钟
转自公众号:刘江勤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Y5MTMwOQ==&mid=2650684021&idx=1&sn=52bc2ccff3211be992b6aced42fbfaee
刚看到一则新闻《几片感冒药引发的大抢救》,里面提到一个药叫对乙酰氨基酚,一种在儿科也是常用的退热药。
这个新闻事件令人唏嘘,回想我们儿科的用药,更是应该小心。这里是一些小小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药品。
再次强调一下,医学治疗的第一原则:
No harm!
记住,第一原则不是治疗有效,而是无害!
儿童安全用药 看哭了多少人
(视频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治病的急迫心情不能转化为用药。
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希望第一时间治好,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诊断,赶紧找药治疗。要知道,疾病的诊断需要非常多的知识,比如婴儿发热了,医生考虑的根本不是感冒、退热等家长关心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可能是其他什么疾病。
同时,感染某个病毒或者细菌后的表现,除了病毒本身外,不同人的身体的反应也很不一样。大多数病毒引起的感冒是发热几天,除了控制体温不要太高,基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治疗。有时候高热、进食少会导致脱水,因此医生会建议多喝水或者果汁什么的。但是,少数病毒感染会引起严重的问题,这是医生比较关注的。就像这则新闻里的问题,很可能这个研究生是感染诱发的嗜血综合征或者大量服药引起的毒性反应,引起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没有医生或者药师指导下用药,存在非常大的隐患。有时候暂时的退热或者消除症状反而会掩盖病情。
建议:生病了去看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
2
不要使用上次生病时遗留下的药。
儿童的药物大多会做成水溶剂,添加一些味道利于儿童服用。但开封后药物的效价会下降,因此不建议再使用。千万不要省这点买药的时间或者费用,也不要说我只开封了一个礼拜。
有人问,那开封后到底多久算不能用呢?坦白说我不知道,开封后药效会逐渐下降的。
建议:每次疾病痊愈后,就把剩下的药物扔掉,排除隐患。
3
不要使用为其他婴儿开具的药品。
千万不要认为症状相同就是同一个疾病;就算是相同的疾病,也可能治疗方案不一样。更加不要使用成人的药品。
4
在没有医生的允许下,不要轮番使用相同作用的不同药物。
这里最为典型的是退热药。不少家长会在第一个药没有达到效果后,换另一个,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些药物需要规律服用,在身体内达到稳定的浓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频繁更换,药物根本没有起效,比如抗生素。所以不能吃个1-2次没好转就说没效。
5
看清楚药品的单位、剂量、计算方式、有效期或过期时间、存储方式、吃的方法。
特别是购买OTC药,一定要看清楚,仔细核对。同时确认使用的剂量,来自药师或者医生的,不要怕麻烦。有时候单位搞错了,会错的很离谱。比如我们计算补铁的剂量,都是按照每kg体重补多少毫克元素铁,规范的铁剂都会标注元素铁的含量。有的药物为了吸收好要求空腹服用,有的对胃有刺激,要求餐后服用,都需要严格遵守。
建议:仔细看药品说明书,做一个严谨细心的父母。
6
服药的剂量要严格遵守医嘱。
请严格遵守,医生让吃的剂量基本处于安全范围并有效,有毒理和药理实验支持。千万不要认为下猛药会好的快,也不要害怕有毒而减量。
如果药物需要分成几次服用,不要自己毛估估(上海话,意为大概估计、估算一下),也不要用家用的量具。最好到药店买些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做到尽可能精确。片剂如果要分,可以先充分溶解在水里,然后用注射器分。不能自己掰。大多数儿童药品制成了水剂,也会提供量杯。
7
药物不是越便宜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
一般医生会选择自己使用比较熟练的药物,对药效和毒性有一个把握度,这属于个人经验。
针对某类疾病的药物治疗通常有大量的文献分析,可以提供比较客观的数据。常见的小毛病听医生的就好。如果是慢性病或者长期服药,最好自己也查查文献。
建议:专科疾病和治疗多跟医生探讨。
8
不用药抗过去vs生病后吃各种药。
医生在考虑使用或者不使用药物时,有个风险分析。疾病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此时不用药,彼时可能会考虑。有的家长会以为,这次抗过去,下次身体会好,这是一个误区。有的家长听到抗生素滥用,会很抗拒医生开这类药。还有生病了会吃很多种药,什么君臣辅佐。
建议:听医生的,对症下药。
9
药物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但no harm并不是意味着不用药,而是在充分考虑副作用的基础上使用其疗效。
通常药物的副作用相比疗效要少见的多,在可接受范围。仔细看清楚药物说明上的副作用,观察孩子服药后的表现,如呕吐、出皮疹、拉肚子等等。有过敏反应一定要告诉医生。
10
给药房药师的建议。
Don't be a dealer or a doctor,be a consultant.
数万粑粑麻麻们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l利用“发热、腹泻、消化不良、呕吐、口臭、磨牙、咳嗽”等关键词搜索,这里有你想找的育儿知识,这里有你想要的儿童疾病科普知识。
复旦儿科医学专家带你开启科学育儿之路。快来关注吧!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