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儿科医生缺口20万,私立医院从体制内“抢人”

儿科医生缺口20万,私立医院从体制内“抢人”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

导语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千人儿科医生比率为0.43,美国是1.46。照此比例,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20万。不足十万的儿科医生,撑起了全国一年2亿人次的门诊量。将这个数据再向下分解,是平均每个儿科医生一年2000次的问诊,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这个数字要更高。

人才断层

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1999年起停止招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千人儿科医生比率为0.43,美国是1.46。照此比例,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20万。

人才流失

作为沪上最知名儿童医院曾经的儿科主任,已经退休的袁立(化名)如今身兼数职:她每周有一天的时间以返聘身份在公立医院的特需中心坐诊,还有三天的时间在上海新江湾地区一家规模不大的私立儿童诊所出诊。除此以外,每天晚上她还会花上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为微信上自己的“会员”答疑解惑,她有一个40多人的群,群里的会员都是私立儿科诊所的客户。

显而易见,袁立将自己的时间更多地分配给私立医院以及自己的会员病人们,在公立医院,不要说微信,想获取就诊医生的电话号码往往也是天方夜谭。

公立医院的院长并不支持袁立这样的做法,但因为近两年“多点执医”政策已放开,加上袁立自己的坚持,对于这样一位退休的老专家,公立医院只能选择了“放手”。但她透露,在医院里,没有退休的医生们要想真的多点执医依旧不被鼓励,尤其对于年轻医生,“门槛”更多。

比如,袁立在那家私立诊所的同事张倩就没她那么幸运。同样来自于知名三甲医院的儿科,因为还没有退休,她在这家私立诊所“兼职”的时间每周只有两个半天,其中一天还是在周末,这几乎是她所在的公立医院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了。

“其实之所以保留公立医院一天的出诊,主要还是出于医生知名度和信任度的考量,另外一方面保留公立医院的身份,这里(指私立医院)有危急的病人也方便绿色通道转院过去。”袁立对记者坦言,她在私立医院出诊的这些时间里,不少病人就是从公立医院“追随”而来。

撬动老主任不是待遇

“公立医院,做到主任级别其实待遇不低了,加上福利种种,私立医院还是比不上的。”她说。这家小小的儿科诊所之所以能撬动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工作的环境和舒适程度。

做了大半辈子的公立医院医生,袁立过去是每天超70人的门诊量、5分钟看一个病人的工作压力,以及不被理解的医患关系。

但是在私人诊所,管理者给了她规定,每个病人的看病时间需要达到半个小时,一天下来,她要看的病人不超过20个。由于这家私立医院采取的是会员制,现在她的病人几乎都能叫得出名字,关系近了,医患难题迎刃而解。

为何病人愿意“转诊”跟着她来私立医院

袁立坦言,她所在的三甲医院,想挂这位老主任的号,一次的收费是700元,她能给患者的时间平均每人一刻钟。也正因此,病人们才愿意追随她来私立诊所,那里500元的挂号费可以获得袁立半小时的会诊时间。

儿科诊所在近两年如雨后春笋,医患纠纷的案例却不多,很大的原因是它们并不接收疑难杂症的病人,也甚少开药,有点拿不准的问题了,医生就会帮助病人通过“绿色通道”转院去医疗资源更强大的公立医院。在不少民营的儿科诊所,药房只是储物间一般很小的一间房,有的甚至没有安置B超设备。
不过在现阶段,完全辞职丢开“铁饭碗”转身去民营医院的医生还是不多,兼职是主要的方式,或者是退休的医生,闲不下来,又不想太累,索性就去了环境不错的民营医院。

袁立坦言,年轻医生还是需要公立医院的科研平台来成长学习,这有点像国内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前期基础打实了,尽可能见更多的病人,未来才能厚积薄发。

转载仅供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您的支持!感谢原作者!

欢迎转发,我的微信号fdekhzh)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的微信号fdekhzh 此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