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全球一半人类的细菌,孩子怎么防治?
感染全球一半人类的细菌,孩子怎么防治?
本文的受众是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和具有钻研精神的家长。本文的目标是看完后,你就是小专家。
导读:
人类虽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万物之灵,可还是奈何不了细菌病毒,它们出现的比人类早,数量比人类多的多得多,并且,依靠着“得了XXX,一个传染俩”的速度传播着、生殖着,以人类为营养扩散着自己,感觉着好牛。
基本上会感染所有人的病原有没有?有,比如鼻病毒(导致普通感冒的),人疱疹病毒6型(HHV-6,也就是导致幼儿急疹的病毒)等。感染全球一半以上的病原有没有?有,比如幽门螺杆菌。
因为鼻病毒等对人类的损害较小,不舒服几天就过去了,所以,咱们就不细讲了,今天讲讲危害较大的幽门螺杆菌。是不是经常会看到,奶奶嘴对嘴给孙子喂食,2年后导致孙子吐血的新闻?就是这个菌导致的。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尽量预防孩子感染上该细菌。目录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2.它怎么这么牛,能在胃酸里面生存?
3.它导致的危害有哪些?还能导致癌症?
4.它怎么传染的?嘴对嘴喂个饭就会传染吗?
5.真的是全球一半人都被感染了吗?为什么没感觉到?
6.什么表现提示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7.什么情况下,要给孩子做检查?
8.家里大人感染了,孩子需要去检查吗?
9.怎么检查是否感染,检查有创吗?
10.检查结果准吗?
11.感染了,没有症状也要治疗吗?
12.怎么治疗呢?食疗有效果吗?
13.联合使用益生菌有效果吗?
14.怎么知道是否治疗好了?
15.治疗好了,还会再次感染吗?
16.怎么预防孩子感染?家里有大人感染了,怎么办?
17.有疫苗能预防吗?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导致人类慢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该菌在生活环境良好(胃部)时,呈现出螺旋形、带有2-7条鞭毛的形态,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Boston University
在生存环境恶劣时,比如随着粪便被被排出体外后,呈现出球形状态,这种状态能比较好的保护自己,在自然界中能存活数天。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的老朋友了,虽然咱们明确的知道它才有短短的36年(1982年才被真正的被培养出,两位研究者荣获了尔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赞!),但是早在6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时,就已经被这种细菌感染上了。2.它怎么这么牛,能在胃酸里面生存?
咱们知道,胃可以分泌胃酸,所以胃液呈强酸性,PH值是0.9-1.5。这样说可能不是很清楚,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知道盐酸吧,在实验室用的盐酸,PH是1,滴到手上,那灼烧感是非常爽的。而这两者是差不多的,这种程度的酸性,能杀灭进入胃内的各种细菌、病毒。
我的胃里,好似一团火,燃烧了......
目前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内能长期存活的唯一细菌,那为什么其能在这么残酷环境中能存活呢?
因为螺旋形、有可运动的鞭毛能将推动其前进,穿过胃粘液层,进入胃粘膜的表面。表面上有好多皱褶等处,它们会藏在这里面,安居乐业。
图片来自courses.lumenlearning.com
另外,该菌能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快速分解胃内食物中的尿素,产生氨,从而中和胃酸,形成一个小保护罩。这样,幽门螺杆菌周围的酸性就没那么强,就能生存和繁殖了。
图片来自Gfycat3.它导致的危害有哪些?还能导致癌症?
危害是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导致的。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刺激胃酸分泌不均匀、通过炎症反应导致消化道溃疡。
图片来自Mayo Clinic
临床表现上最常见的是上腹痛,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比如呕血、黑便;还可能出现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严重的会因为穿孔导致大出血、腹腔感染而死亡。新闻中的孩子就是因为消化道溃疡后导致的出血。
消化不良:因为胃粘膜损伤等问题,导致消化功能欠佳,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一吃就饱,恶心呕吐等表现。
胃癌:幽门螺杆菌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胃腺癌的Ⅰ类人类致癌物,就是明确了能致癌的物质,和甲醛、黄曲霉素一个等级。
缺铁性贫血:胃粘膜损伤、萎缩,直接导致铁吸收不佳;酸性物质能促进铁吸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胃酸分泌不均衡,也会间接导致导致铁吸收不良。另外,细菌生长也会利用大量的铁,以上原因综合下,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和ITP有关,但是原因不明,临床试验证明,对于患有ITP并且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进行根治幽门螺杆菌后,39%的患者血小板数目上升,成人更多,达到50%。
ITP患儿,面部有瘀斑
生长发育落后:感染该菌后,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缺乏身体生长需要的原料,出现生长发育落后的表现。4.它怎么传染的?嘴对嘴喂个饭就会传染吗?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和经济条件、卫生条件密切相关。比如家里兄弟姐妹多,住宅面积小,卫生条件差,同睡一张床,没有自来水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其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该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或者蔬菜,之后经口摄入会导致传染。
上图就是粪口传播,当然不是说直接吃大便,大便污染的手、水源、蔬菜等,被嘴巴接触了,都会导致传播。图片来自Wikipedia
另外,在患者的呕吐物、牙菌斑、唾液、舌苔中也发现了幽门螺杆菌,认为经过口-口接触也会传播该病菌,这一点还没有完全证实,但是研究中有显示:哥哥姐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弟弟妹妹感染的几率非常大,考虑可能和他们互相触摸玩具、舔玩具、亲密接触等有关。
所以嘴对嘴喂饭可能导致感染,不要这么做啦。即使不导致这个感染,还可能引起疱疹、手足口,幼儿急疹等问题哦。5.真的是全球一半人都被感染了吗?为什么没感觉到?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感染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在发展中国家,成人在50岁前感染该细菌的比例高达80%,对于儿童,多在10岁前感染。即使在发达国家(美国),60岁以上人群中,50%感染该细菌。
上图是幽门螺杆菌全球感染率,图片来自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pathology: Insights from in vivo and ex vivo models.2017.
有些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问,这么高的感染率,我怎么没有发现啊,是不是弄错了?哈,没有错,感染率确实这么高,并且感染之后,几乎都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但是可能只是胃粘膜等损伤,而不是都能表现出症状来,或者仅仅有点消化不良,比如有点腹胀,你不认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另外,发病也是缓慢起病,出现症状时,你想不到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目前数据是,感染者中,大约有15-20%发生消化道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1%发生胃恶性肿瘤,剩下的70%的都是没有症状的。6.什么表现提示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长期腹痛:腹痛是胃炎、消化道溃疡的常见症状,如果孩子长期出现腹痛表现,和进食有一定关系,比如吃饭时,或者吃饭后一段时间出现。那要注意啦,提示消化道溃疡的可能性非常大。
图片来自Health
缺铁性贫血:如果孩子有消化道症状伴随着缺铁性贫血,考虑和该细菌感染有关。
消瘦、生长落后:孩子生长落后,表现为生长曲线逐渐下滑,体型消瘦;还有厌食、一吃就饱、腹胀等表现,需要考虑该细菌感染。
7.什么情况下,要给孩子做检查?
想明确出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检查,确实很难,因为关于该病,各国的指南都不同。
基本思想是:不可能全员筛查,因为太费钱;不要过度检查,因为内镜检查有痛苦;不能漏掉该检查的,因为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癌症,而早治疗能避免这个问题,其地位和结核、梅毒是一样的。
牛X的细菌
基于各国情况不同,咱们这里要依据咱们国家的指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进行推荐,即下面的第1-6条。
另外,因为目前非创伤性的检查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吹气就能检测出来。所以,依据美国胃肠病学学院2017年的指南,增加了2条(第7和第8条)。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因为这类药物就可以导致消化道溃疡,如果合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那几率就更高了。
(7).不明原因消化不良和生长落后者:记住是不明原因的,其他原因明确的,比如吃得少,那不要查。
(8).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的患者。
另外再加一句,如果孩子没有以上问题,但是家长们认为孩子就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坚决要检查时,也可以检查。让家长放了心,就不会反复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反正就是费点钱,对孩子没有什么损伤。8.家里大人感染了,孩子需要去检查吗?
其实,这时最重要的是对感染的家人进行治疗。
如果不符合上面的那8条,仅仅有家属感染了,按照目前推荐里面是无需检查的。之所以目前这么推荐,第一是考虑检查费用的问题,第二是考虑到检查出来阳性是否治疗问题也有争论(第11条),不如不查,反而没那么多麻烦。
但是如果抛开以上顾虑,家长说我就是有钱查,检查出来治不治再说,就坚持检查,就想放心一下的话。那检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吹个气或者查个大便就行了,对孩子没有创伤。9.怎么检查是否感染,检查有创吗?
如果进行胃镜检查,取些粘膜进行培养,那是最准确的,但是胃镜属于有创检查,并且培养费时费力。所以,除非医生认为必须要进行胃镜检查下胃部情况,否则没有必要进行该检查。
对于孩子,如果仅仅是想查下是否感染,可以选择下面两个无创的方法:
●尿素呼气实验(UBT):可以当做首选检查方法。口服一片碳13或者碳14标记的尿素,15-30分钟后,对着检验卡呼气就行了。没有创伤性,操作比较简单。
吹吹吹,吹个大气球,检查比吹气球还省劲
原理是如果胃里面有幽门螺杆菌的话,那么就会水解尿素,生成CO2,那么呼出的CO2中就有标记的碳13或者碳14。推荐对孩子进行碳13的检测,因为碳14虽然是安全的,但是还有有一点辐射的,碳13没有辐射。
●粪便抗原检测(SAT):如果孩子没法口服药片,不会吹气怎么办?比如欧洲就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实验,不推荐对小于6岁的孩子进行该检查。不要着急,也有办法,那就检查大便里面的幽门螺杆菌抗原吧,哈哈,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拉大便吧。这个效果和呼气实验差不多,也比较准确,作为备用选项。
好羞涩的便便10.检查结果准吗?
结果还是比较准的。
如果检查出是阳性的,那基本上就是了。尿素呼气实验的特异度是77%-100%,粪便抗原检测的特异度是95%-100%,这两者特异度都比较高,说明检测出来的基本就是幽门螺杆菌而不是别的。
准准准,准准准
那检测如果是阴性呢?尿素呼气实验的敏感度是75%-100%,粪便抗原检测敏感度是97%-98%,敏感性也都非常高,所以,如果是阴性,那基本上也就没问题了。
但是,如果出现胃出血症状,或者用药治疗胃部疾病时,尿素呼吸实验可能出现阴性表现,因为幽门螺杆菌分解的CO2被血盖住了,或者幽门螺杆菌被暂时抑制住了。
在使用药物治疗胃部疾病时,粪便抗原检测也可能出现阴性结果,原因和上面一样。
另外,如果尿素呼气实验结果处于临界值时,结果不可靠,建议用其他方法检查确诊下。11.感染了,没有症状也要治疗吗?
之前推荐,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必须治疗(这不是废话吗,必须要治疗的啊)。对于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的情况,或者家长强烈要求时也可以治疗。这些不是必须治疗的。
但是最新的指南中认为,因为该病原会导致癌症,而早治疗能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建议只要是检查出来了,就建议治疗了。
所以,在这里,咱们还是小心为上,建议只要查出来了幽门螺杆菌阳性,即使没有症状,如果孩子也没有治疗的禁忌征,也去治疗,虽然不一定出现胃癌,但万一出现了,那就是100%啊!
有些专家会基于:
孩子即使治疗好了后,再感染率也很高;
孩子出现胃部恶性肿瘤也不会这么快;
治疗了也不一定好,反而治疗过程孩子要吃好多药,不仅受罪还可能损伤身体等原因。
不建议给与没有症状的孩子进行治疗,这种想法也不错,家长选择一个自己比较信服的说法就行了。
但是,建议有症状的,就需要给与治疗了。12.怎么治疗呢?
治疗幽门螺杆菌,还是以多种抗生素联合杀灭该菌;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减少胃酸分泌、增强抗生素活性;以铋剂影响幽门螺杆菌代谢、使其丧失对胃粘膜的粘附。以上联合才能消灭掉这个强大的细菌。
之前使用三联疗法: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选2种)+PPI就能消灭幽门螺杆菌,可是,这个细菌进化的越来越厉害了。我国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达到20%-40%,甲硝唑为40%-70%。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性大于25%。
这里强调一下,不要以为孩子是新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之前孩子没有用过抗生素,这个菌就没有耐药性了。可以想想,孩子的菌从哪里来的?不是别人传给的吗,在别人那里,已经别人的别人那里,已经经过千锤百炼啦。
所以,基于以上问题,三联疗法可能消灭不了该菌了,逐渐衍生出序贯疗法、四联疗法等。这个就不具体展开了,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并且要考虑到孩子对抗生素是否过敏、该地区的耐药性、孩子是否受的了等。
另外,治疗开始后,就得按疗程进行,10-14天是不能少的,这个要切记哦,不能自行停用药物。
最后,即使选择的治疗方式比较好,在首次治疗中,可能还有20%的治疗失败的情况,所以,如果治疗失败了,家长们不要怨医生,只怪细菌太强悍!让医生分析下原因,对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进行药敏检验,再开始治疗就行了。
食疗有效吗?
各种食疗,比如说吃蒲公英、紫甘蓝等食物能治疗幽门螺杆菌,这种说法没有依据的,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没有用处。
另外有些人说服用蜂蜜能缓解幽门螺杆菌,有些病人说吃后胃部症状有好转,但是目前也没有大样本证据,没有推荐使用。
但是对于大人而言,多吃点蔬菜,吃些蜂蜜也没有坏处,想吃就吃吧。对于儿童而言,还是推荐正常饮食。13.联合使用益生菌有效果吗?
有可能有效,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所以,试着使用一下是没有问题的,一般情况下,至少不会起什么坏效果,但是也不要奢求能起多大帮助。14.怎么知道是否治疗好了?
在治疗结束后的4-8周内,进行尿素呼气实验或者粪便抗原检测就行了,如果转阴了,孩子也没有不舒服的表现了,那就是治疗好了。
但是记住一定要在4周后进行检查,太早检查时,有可能幽门螺杆菌还被药效所压制着,检查是阴性的,但是等4周后,它们又死灰复燃了。所以,等4周后再检查才准。15.治疗好了,还会再次感染吗?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但是不得不说,还会感染!
国外研究认为再次感染率不是很高,对于儿童,大于是1%每年,注意,不是一共,是每年有1%;国内研究再感染率较高,每年的再感染率在4%-25%不等,这个数据就比较惊人了。
研究中,认为孩子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导致再感染的原因,因为用药治疗时,口腔里面的菌是治疗不了的。
所以,会建议好好刷牙,清除牙菌斑的方式清除口腔幽门螺杆菌。
上图是牙菌斑,来自:Consumer Guide to Dentistry16.怎么预防孩子感染?家里有大人感染了,怎么办?
预防方法:
禁止口口喂食:虽然还没有完全证明幽门螺杆菌能通过口-口传播,但是现实中的事例确实不少。所以,大人不能自己咀嚼后再喂给孩子。
不要亲吻孩子的嘴:这点一定要做到,如果忍不住,那就亲亲脸吧,如果脸都不让亲,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做好洗手工作:如果家长明确感染过幽门螺杆菌,那饭前、便后一定要洗好手再照顾孩子,采用7步洗手法,正常肥皂洗手就行。即使家长没感染过的,也要好好洗手。
采用分餐制度:在家吃饭时,最好能采用分餐制度,做好菜后,直接分到分餐盘中,自己吃自己的,从根本上解决传染问题。但是这条在国内不容易实现。
和这货在一起,一定要分餐,不然你啥也吃不到
公筷的使用:如果没法采用分餐制度,那吃饭时,自己就夹盘子对着自己那边的菜,给别人/孩子夹菜时,使用公筷。
注意食品卫生: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肉类一定要做熟了再吃。
家里有人感染了怎么办呢?做好上面的前4项就行了。17.有疫苗能预防吗?
虽然各国都在加紧的研究,但是遗憾的说,目前还没有上市的疫苗。
2015年《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上面是咱们国家的一个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已经进行三期临床的上文章,提示效果不错,很振奋人心。
但是我查了下用的是重庆康卫的疫苗,可是目前这个厂家已经改名为芜湖康卫了,好像处于很不景气的状态,就不知道这款疫苗是否能上市了,期待吧!
参考文献:
[1].Bacter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UPTODATE.2018.
[2].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5.
[3].“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解读.胃肠病学.2015.
[4].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华消化杂志.2017.
[5].ACG(美国胃肠病学学院) 临床指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
[6].Joint ESPGHAN/NASPGH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pdate 2016).JPGN 2017.
[7].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及再感染的五年随访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2.
[8].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复燃与再感染.临床儿科杂志.2002.
[9].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
来源:儿科医师孔令凯,微信号:peds-datebase
关注[复旦儿科]回复关键词获取相应内容
胃肠方面:发热、高热、腹泻、腹痛、幽门螺杆菌、便血、大便、乳糖酶、牛奶蛋白过敏、补锌、蒙脱石、益生菌、便秘、呼气、过敏性紫癜、奶粉、呕吐、消化不良、息肉等
呼吸方面:咳嗽、肺炎、雾化、激素、阿糖腺苷等
传染病:手足口病、皮疹、抗病毒、利巴韦林、甲流、乙流、奥司他韦等
外科:包皮、睾丸、巨结肠等
其他:看病、儿科医生等等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博士,聊医学科普,聊孩子教育,聊人生感悟,做你们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