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
昨天橙子妹妹发微信“黄哥,朋友圈里被《托人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的文章刷了屏!”
是啊!这篇文章还总结了以下8点。
第一,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在医院工作,医院就是我们自家开的、可以随便平趟。一定尊重别人的付出;
第二,求人的额度不是无限的,所以要珍惜使用的机会;
第三,托人看病就更应该尊重医院的规矩、医生的决策,不要让介绍人为难;
第四,如果没有深度交情,尽量别轻易去求人办那些棘手的事;
第五,别人帮你忙了,千万知道感谢;
第六,尊重医生的时间;
第七,要想得到更充分的沟通,可以挂特需门诊的号;
第八,现在有很多医院都可以提前网上预约挂号了,别再到处求人了。
这8点写出了看病时被托人的委屈与无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朋友。其实注意以上几点还是可以好好做朋友的。
这是一位老师写的原则,我十分赞同。
1 自己专业的,一定帮助。
2 不是我自己专业的,没有直接同学或相熟的直接看那个科的医生,直接拒绝。
3 能自己上网预约的,直接告知先去预约,不要让自己变成别人的秘书。
4 病人托过两个以上同科室医生或找多人打招呼的,说明人家资源挺多,最多也就把你当备胎,那就容我节约我宝贵的时间和人脉吧。
另外疾病治疗毕竟有很多不确定性。我自己一贯做法,当你不确定要不要做一些重大检查和手术时,强烈建议找该专业两位以上高年资医生看下。如果意见一致,那就简单了。不一致,自己权衡听哪位的。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今天黄哥讲讲诊室看病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1.看病要专注,不要忙其它的事
今天有同事的熟人带孩子找我看病,那人一边和我说着小孩病情,一边发着微信刷着朋友圈。我最后说孩子的治疗方案征求家长意见时,他说“啊!你说啥?我没听清”。我勒个去。朋友圈重要,还是看病重要?
还有个人来看病,进了诊室还通着电话嚷嚷着,“李总,我现在在上海,货我晚上给你发,您放心吧,吧啦吧啦……”看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没有他忙。忙完了再来看病吧!
2.看病要挂号
看门诊时常常有人跑过来问“医生,我不看病,我只是咨询下”,然后坐下来问个不停。
相信许多医生都厌烦这种情况。虽说我的号不值钱,但是你起码要挂个号吧!这样一方面体现你对看病的重视,另一方面医生也可以了解你以前的病史,综合分析。否则回答错了怎么办?
3.看完病不要退号
前几天有个人带小孩看病,我又是询问病史,又是视触扣听,检查分析了一遍。忙碌了一通后,我建议孩子不需要吃药,饮食调理就可以了。家长最后说,“医生,您没有开药,麻烦您把号给我去退了吧”!
我立马吐了一口鲜血。难道看病就必须要开一大半药吗?难道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方案不值钱吗?
4.不要强迫医生加号
经常门诊有病人要医生加号,经常有医生拒绝加号,结果闹的不欢。加号与不加号都没有错,毕竟是份外的工作。现在病人很多,特别是三甲医院。完成正常的工作量医生已经累的头晕眼花,饭来不及吃,水来不及喝,如果再增加工作量势必身体吃不消。与其让加号,不如提前预约。
5.莫相信网上的内容
许多人生病了都喜欢上网查,还有一些育儿网站包装出一批批“神医”,四处忽悠。部分人相信网络上说的只言片语,对眼前医生的诊断半信半疑。
有次有个小孩便血明显是过敏性肠炎,需要暂停母乳吃抗过敏奶粉,但是孩子家长说网上某某专家说吃康萃乐益生菌就可以了就是不听我的,过几天复诊症状还是没有改善。
6.轻放病历本
这个事情虽然小,但反映人的修养。有的人把病历本“啪”往桌子上一扔,把医生吓了一跳。悟空啊,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啊,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啊
有的人把病历本轻轻的放到就诊的桌子上,还有的把需要打印病史的那一页已经提前折好了,不要我一页一页的找空白页打印病史了。多么体贴呀!
7. 看病结束说声“谢谢”
看病结束时候有家长会让孩子说句“谢谢”,孩子稚声稚气说“谢谢”,声音非常好听。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就医的过程,也是一个别人帮你的过程,让孩子们从下懂的感恩,身教胜于言教。
我去年写了下面这篇文章,也很火!
不能不知道,找熟人看病的八大禁忌!
本文由医生原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儿科的临床、科研、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