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流感季就诊高峰来临,儿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接诊忙

流感季就诊高峰来临,儿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接诊忙

戳上方蓝字儿科黄哥黄医生吧
进入冬季,由于频繁的冷空气作用,各地流感高发,医疗机构纷纷迎来就诊高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位于北京市的中心城区,近几天儿科单日的门诊量达到了平时的2至3倍,最高峰时突破了1000人次。候诊大厅中,随处可见啼哭的孩子、焦急等待的家长以及忙碌的医护人员。

夜色降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大厅仍然是人潮涌动,小患者和家长挤满了整个大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护士 苏爱华:昨天我们看了135位患者。

记者:昨天看了135位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护士 苏爱华:是从晚上九点到早上8点看了135位患者。

张英新是儿科的护士长,从接班开始,雾化室、输液室、分诊台到处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她双眼通红。这段时间,门诊护士们除了要完成常规的预检分诊、输液治疗、抽取血药浓度、危重患者救治等工作还要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流感病原检测。

记者:这个(忙碌的工作)状态维持多长时间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护士长 张英新:从十一月中下旬开始,我们所有的医生护士都是全力以赴。

晚上,儿科门急诊分为大夜和小夜班,小夜班的医生从下午2点接诊到晚上9点,但是由于近期流感患者增多,小夜班的医生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才能下班。诊室内,医生刘贝妮填写病历时写字飞快,从接班开始,她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在给家长们解答流感防治问题的同时,为了消除小患者们就诊时的恐惧感,她与孩子们交流时用的最多的称谓就是“宝贝”。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医生 刘贝妮:宝贝儿吸气太棒了吸气,来呼气。来宝贝阿姨听一下 家里有得流感的吗?没有,你好棒啊宝贝。

小患者:谢谢阿姨,谢谢阿姨。

与大夜班医生交接班后,刘贝妮完成了当晚的工作,此时她的晚饭还没来得及吃。

记者: 我刚才看您写字特别快这是为什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医生 刘贝妮:因为就是比较着急,外面八九百个人(患者)我们这个时间段可能就四五个人(医生)我如果看得慢的话,晚上其他医生的压力就会比较大,所以就得多看点。

晚上十一点,还有几十位小患者等待就诊。这时,一位家长抱着孩子冲进了抢救室,孩子由于长时间高烧发生高热惊厥,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紧急救治。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等待,一些家长开始出现了不满的情绪。

家长1:我们从八点钟等到现在了。我觉得从安排上应该更合理一点。

家长2:孩子病这谁都急,这医院能不能多配几个大夫啊。

据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一共只有50名医生,他们承担着儿科门急诊、儿科病房、新生儿病房、儿童保健中心的工作。儿科急诊夜班,一般由一名大夫承担。为了应对就诊高峰,医院调整了出诊医生的班次,在原先基础上增加了多个班次的门诊,同时要求医生们全天加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王平:门诊和急诊安排,平时要增加差不多是两倍的医生,然后如果在这个期间,晚上急诊病人比较多的话,那由病房值班二线医生要支援急诊。

在流感高发季节,儿科医生们超负荷工作成为了家常便饭。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大夜班医生谢涵接诊了近百位患者。

据统计,2019年1月7日-1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接诊儿童患者5725人次,其中流感患者660人次,单日门诊量最高达1058人次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 熊晖:我们好多来(看病)的学生都是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发烧,所以说一旦孩子有发热的一定得让他休息,在家里注意隔离,及时早期进行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版权声明:此公众号属纯公益性。我们注重分享,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提 示


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欢迎转发朋友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聊医学科普,聊孩子教育,聊人生感悟,做你们的知心朋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