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少言懒语、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有一种“懒”病叫作气阴两虚!这个妙方来帮您!

少言懒语、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有一种“懒”病叫作气阴两虚!这个妙方来帮您!
转自公众号:七彩杨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yOTE0MDgzMA==&mid=2247493434&idx=1&sn=7f78710fc05f8df97179ac09f4434514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处理气阴两虚这件事吧!为啥聊它呢?主要是因为咱们如果再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朋友就要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了!怀疑什么呢?
“我是不是太懒了?”“我怎么天天萎靡不振呀”“我看起来也太没精神了吧,太影响心情了”“我是不是脸色很差,很难看呀”……

或许不是因为您懒呢?如果您想到一件事情不是抗拒去做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话,那么有可能就是气阴两虚了。 虚这件事情吧不分男女老少,有的朋友是天生的,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后天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毕竟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大家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十个人里九个都虚!虚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能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方法让自己恢复“元气满满”的状态!
气阴两虚的原因 气属阳,津液属阴,它们之间的关系跟气血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咱们常说的阴虚,其实就是体内津液不足,那这个津液又是怎么来的呢,津液主要是由脾胃运化饮食水谷而来的,所以说若是脾胃之气不足或者不顺畅那么化生津液的能力就会不够,并且气虚和阴虚往往是一同出现的。

引起气阴两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经常熬夜、加班,作息非常不规律会扰乱正常的胃肠道功能;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者喜欢吃一些辛辣或生冷的食物,损伤了脾胃;生活、工作压力太大,忧思过重也会损伤脾胃;除此之外若是本身存在一些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长久的消耗人体正气,也会造成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气短胸闷、易出汗、头晕心悸、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脉弱、大便溏稀等等。

气阴两虚怎么办?试试生脉饮
简单了解了气阴两虚之后,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著名的方子——生脉饮

生脉饮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医李东垣的《内外伤群感论》,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据说乾隆皇帝每天都要服用生脉饮,尤其是老年时期更是每天都不会落下,乾隆皇帝也算古代长寿的代表人物了吧,他能长寿,生脉饮也是“功臣”之一吧! 话不多说,咱们来好好分析分析这生脉饮到底有多好!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这样的:党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 做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后加入400ml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20分钟,去渣滓后代茶饮。 一.补:党参 乾隆皇帝服用的生脉饮用的是人参,但是由于人参实在是太补了,性子比较烈,一不小心就会让人上火或是引发高血压,所以这里用的是较为温和的党参。

虚则补之,气阴虚那咱们就先把它补起来!这里负责补血养阴、补气益气的就是党参。《本草正义》里是这么描述党参的:“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有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阳气,而无刚燥之弊。” 党参就是一位虽然很厉害,但是还能保持温和,不骄不躁的“高官”。它的药性不会太热也不至于太凉,可以说是拿捏得恰到好处,为此方的君药! 二.清:麦冬 阴虚则会产生虚火,这时候加入麦冬除了清热之外还为了保持药性的平衡,避免一味大补而补过头的情况出现。麦冬负责养阴清肺生津,用清凉克制了党参的热,从而使药性平和。如果说党参是高高在上的“君主”,那麦冬就是时刻提醒君主保持清醒的大臣,麦冬为此方的臣药。

三.敛:五味子 该补的气和津液都补了,该去的火也去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来之不易的阴液好好留住了!这里用的是五味子,看它的名字就觉得这肯定是一种好东西,您看“五谷丰登”“五福临门”都有五而且都代表了吉祥和收获,那五味子也有五字啊,多多少少也带上了一点吉祥之气吧! 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本草备要》里面对五味子是这样描述的:“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止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君主有了,大臣也有了,那么它们做好的事情总需要手下来帮忙收尾吧,这个得力的“助手”就是五味子,在此方中是佐药。 没想到仅仅三味药材组合在一起竟然能这么厉害,还值得一提的是生脉散还能制成注射剂,咱们都知道注射液是直接入血的,要求非常高,而生脉散注射剂在临床上对于一些心源性休克等突发情况的急救应用非常广泛! 气阴两虚的小伙伴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买一些生脉饮来服用哦!不过有感冒发热、呕吐泄泻、腹胀腹泻、咳嗽痰多等症状的小伙伴们就不要轻易服用啦! 看完生脉饮的小伙伴们“请留步”,下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了一种缓解便秘的好茶,记得去看哦!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元气满满,健康快乐!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并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