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了怎么办?用药应该分清四种症型,辩证施治才能好得快!
,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一说到“发烧”,不少小伙伴可能心里就会一紧。 家里的小孩子发烧,全家人都不好过,生怕发烧烧坏了脑子烧出肺炎之类的疾病;平时不怎么生病的大人发烧,更是会让人感到紧张,搞不好就是什么疾病的前兆。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发个烧出门去哪儿都不方便,查这儿查那儿人心惶惶。
发烧究竟是个什么事儿,会令人如此头疼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发烧吧!
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发烧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我的记忆里面,小时候发烧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至少比感冒严重,一般感冒吃吃药就扛过去了,但是如果发起烧来,就必须要去医院,不出意外的话还要打吊针。 后来慢慢的好像发烧这件事就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了,有时候发低烧的话,捂着被子好好睡一觉,第二天起来也就没事儿了。
其实发烧,并不是一个什么病,而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当我们的身体被病邪侵入时,抵抗力就会站出来保护我们,驱赶病邪,驱赶成功之后,要通过发烧、排汗等方式将病邪彻底从体内彻底清除,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驱邪外出”。 那这么一说发烧反而是好事咯?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温为36.5℃左右,通常超过37℃视为发烧,发烧只要不是高热,那就属于身体正常运行的保护机制,但是如果超过了39℃或者持续不断的发烧就要重视起来,及时降温或者去看医生。
中医辨证论治发烧
发烧虽然看似简单,但不能一概而论,想成只是发热那么简单。中医认为,导致发烧的原因有三个,症状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需要辨证论治。
1、受凉导致的发烧
受凉感冒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引起发烧的原因。这种发烧一般是由于天气冷了不注意加衣服受了凉、淋了雨、或者是空调温度开的太低吹太久等原因导致的。 主要症状:会发烧但是通常情况下不是发高烧;并且伴有流清鼻涕、怕冷、鼻塞、咳嗽、发烧的时候没有汗、舌苔发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受凉感冒发烧的病因在于着凉,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发汗,好好捂着被子睡一觉,或者喝点姜茶来温热发汗都是可以的。
中成药:感冒疏风丸、感冒清热颗粒等。
2、温病发烧
因为发烧去医院看过医生的小伙伴应该都听说这个词“病毒性感染”,在中医里,这叫作温病发烧,也可以叫做外寒内热发烧。现在天气比较湿热,病邪很容易侵入我们的身体入里化热。 主要症状:发烧大多为发39℃以上的高烧,并且伴有扁桃体发炎、咽喉发炎、嘴唇红、出汗多等症状。 治疗方法:温病发烧的主要治疗思路是透热解毒。可以喝三豆饮和吃中成药来缓解症状,如果高烧不退,建议及时就医。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
3、半表半里发烧
有些小伙伴可能经历过这种情况,发起烧来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说不上来到底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在中医里称为半表半里症。 主要症状: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胸肋部分和太阳穴感觉疼痛肿胀,还伴有食欲不佳、心烦想吐、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症状。
治疗方法:半表半里发烧关键在于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和寒热。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4、食积发烧
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畅,积食内热也会导致发烧,这种情况在小朋友身上比较常见。
治疗方法:积食发烧的治疗比较简单,把积食消掉,让大便通畅就可以退烧。这种情况最好是泡一点可以消食健胃的茶饮喝一下。
中成药:防风通圣丸
发烧的应急措施
发烧有时候来的会特别突然,可能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对症治疗或者去医院,这种情况下小伙伴们也可以应急处理一下。 ①适当减少衣物散热如果不是风寒发烧,小伙伴们就不要用衣服和被子把自己裹得太过严实了,最好适当的减少衣服,让热量散发出去。 ②温水洗澡,促进散热有的小伙伴可能认为洗冷水澡能降热,那样其实是不对的,冷水的刺激会让皮肤毛孔骤缩,反而不以利散热。小伙伴们最好是洗个温水澡,洗10-15分钟帮助毛孔张开,促进散热。 ③及时补充水分发烧的时候呼吸增快,而且还会大量出汗,身体水分容易流失,所以应该及时的补充水分。同时多补充点水分,也有利于体内的毒素排出。
发烧虽然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防卫机制,但是不能轻视,发烧也需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好得快。 最后,祝大家远离疾病,身体健康!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并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是否适合使用请找大夫诊治开方。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