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咳嗽、气喘、咽喉不适,一个方子6味药,可药到病除

咳嗽、气喘、咽喉不适,一个方子6味药,可药到病除

#咳嗽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咳嗽算不得大病,但咳起来,尤其是长期咳嗽真是要人命,吃饭睡觉都会因此受影响,晚上咳得睡不着觉,这种体验,谁试谁知道。

虽说咳嗽是小病,但又很难调理,俗话说,“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为什么呢?因为这两样疾病看似很简单,调治起来却十分棘手。尤其是喘证,因为它涉及人体的呼吸,调治刻不容缓,但也可因调治不及时而出现危急重症。然而喘证往往与咳嗽并发,而咳喘并发,更容易导致短气不足以息,甚至呼吸困难,最终演变成难病。
对于这类病证,早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医学家张仲景就曾记录了一个奇效良方。可以说这个良方是气逆咳喘的克星,仲景之方,虽然已逾上千年,但是组方之精简、功效于时间而言,并不存在过时之说,这个方剂不仅可以调治咳喘,还能调治呕吐、呃逆等病症,只要病机一致,都是可行的。
那么,这个经典良方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麦门冬汤。据原著记载,“火逆上气,夹热气冲也;咽喉不利,肺燥津干也,主之以麦冬生津润燥,佐以半夏,开其结聚;人参、甘草、粳米、大枣,概施补益于胃土,以资肺金之胁,是为肺虚有热津短者立法也。亦所以预救乎肺虚而有热之痿也”。从张仲景的原意来看,这个方剂就是用来调治肺胃气机上逆所致的咳喘、咽喉不适等病症的。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这个方子的组成为:麦门冬42g、人参9g、甘草6g、大枣4枚、半夏6g、粳米3g。
麦门冬汤为治燥剂,具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效。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体现“培土生金”法;二是于大量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主从有序,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全方以大剂量的麦门冬为君药,甘寒清润,既可以养肺胃之阴液,又可以清肺胃之虚热。麦门冬多出生于春夏,是一位高冷清润的“翩翩公子”,一生的职责就是清心除烦、养阴润肺,只要肺、胃有“火”,就能看到麦门冬的身影。《神农本草经》中把麦冬列为上品药材,并称“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新编》里面就说:“麦门冬泄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邪热……解烦止渴……解肺燥,定咳嗽……”。 人参为臣药,主要起到益气生津的作用。以半夏、粳米、大枣、甘草为佐药,其中半夏起到降逆下气、化其痰涎的作用,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养胃。以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润肺利咽、调和诸药的作用。

这个方子里面的每一味药材都是不争不抢,各自发挥作用,恰到好处!
医圣张仲景创立的这个方剂,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能因为对方药带有“有色眼镜”,从而错失良方。这个方剂现代不仅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疾病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病机的;还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病机的。如此看来,仲景经方,真的是博大精深、奥秘无穷啊!今天的第二篇内容由葫芦哥跟小伙伴们分享乾隆皇帝御用的“神仙汤”,朋友们一定要去看哦! 最后,愿每一位朋友都能身体健康!
如果文章给您带来了帮助,记得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好友哦,一起养生,健康生活!

祝您健康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