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脾虚湿盛引起的妇科带下病怎么办?名医傅青主的“完带汤”轻松搞定

脾虚湿盛引起的妇科带下病怎么办?名医傅青主的“完带汤”轻松搞定

#中医#完带汤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
请您阅读完文章后在最下端点击“点赞”、“在看”,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分享给您的好朋友,一起传播中医药文化,共同享受健康生活!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参与,谢谢!
别忘了哦~前几天我一个朋友来找我,说:“我感觉我的白带不太正常,尤其最近一段时间,量很多,还有点像清鼻涕,整个人没劲儿,特别不舒服,你说我这是怎么了啊?”

像我朋友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所谓十女九带。这是啥意思呢?十女九带,这里描述的是一种情况啦。说十个女性里面有九个都有带下病的问题。当然,这个是一个概数,说明被带下病困扰的女性很多。 这不,应好朋友之托,今天咱们继续来说说“带下病”这件事儿!
什么是带下病

关于带下病,有很多类型,但妇科第一人傅青主给了大家伙一个概括性最高的解释:“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由此病。”正常的来说,对于一个健康的女性。肾气是充盈的。脾胃运化也是良好的。任脉畅通,带脉坚固。这种情况女性就会产生少量透明或者白色的粘性液体。产生这个的目的是起到防御作用的。一般在排卵期会增多。这种属于健康正常的现象。如果这个分泌物某个时候增多了,或者颜色也变了,有异常的味道等。那就属于带下病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所致。临床常见脾虚湿盛、肾气不足和湿热下注三个证型。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脾虚肝郁引起的“带下病”。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会引起很多问题,包括前面提到的气血亏虚,各种湿气,严重者各种胃病等等,对于女性朋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会引起白带的异常。《女科经纶》里面说过:“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湿浊下注损伤任带二脉,从而引发带下病!

先来看看这种因为脾虚导致的带下病都有些什么表现吧!
1. 看量。量很多,绵延不断

2. 看颜色。颜色白或者淡黄

3. 看质地。有的像清鼻涕有的像唾液

4. 气味。没有特殊气味

5. 伴随着白带过多,外阴或者阴道发痒

6. 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大便溏稀、面色发白或萎黄、舌质淡,舌苔白或腻。

白带本身是浅白色或者无色透明的,没有臭味的粘性液体,一般只有在经前或经期有所增多,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超过3种,那说明您也得带下病了。 那么多的女性朋友之所以被带下病困扰,其实无外乎就是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现代生活,女性压力大,本身女性的情绪就比较敏感,再加上大大小小的事情,更是会经常导致肝气不舒,“肝木克脾土”,肝郁气滞,那么不但不能帮助脾胃运化食物,还会导致脾胃失运,从而水湿内生。

其次,饮食不节、过于劳累或者思虑过重等行为也会导致脾胃的功能失调,从而产生湿浊。
完带汤

面对带下病,小伙伴们也不用太担心,妇科界的“名医”傅青主专门为此病症量身打造了一个妙方——完带汤。

组成:白术(土炒)30克、山药(炒)30克、人参6克、白芍(酒炒)15克、车前子(酒炒)9克、苍术(制)9克、甘草3克、陈皮2克、黑芥穗2克、柴胡2克。 用法用量:将上述所有材料简单清理干净,加入600毫升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代茶饮用。
您会发现,此方中既有健脾胃的又有舒肝的药材,因为傅青主研制此方的理念就是:“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下面咱们来简单说说这些药材各自都有什么作用吧! 首先是健脾的好搭档,白术和山药。白术用来祛湿浊健脾,山药来补脾,加上人参来补气,既能清除“垃圾”,又能补充营养成分。 其次是疏肝解郁的一组成员,柴胡、白芍以及陈皮。柴胡搭配白芍,一个用来升阳、舒肝,一个用来柔肝、补养肝血,再加上陈皮疏理气机,肝的问题也得到解决了。 最后,本已经治好了,现在就到治标了,用的是车前子、苍术以及黑芥穗。苍术用来燥湿、车前子用来利尿,黑芥穗主要是来加速湿气的祛除。

总结一下,此方的功效就是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升阳除湿,确实是思虑周全,疗效显著的好方。 临床上一些由于脾虚肝郁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宫颈炎、宫颈糜烂、慢性阴道炎、盆腔炎等都可以通过完带汤来治疗,而且效果显著。 除了出现问题对症下药,还需要注意保持阴部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饮食清淡,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平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开心的心情。如果没法保持开心愉快的时候,遇到有情绪的时候。找合适的途径适当的发泄一下。不要压抑情绪。另外,很多女性朋友比较喜欢吃水果。喜欢喝冷饮等。而这些吃多了,是容易伤脾阳的。脾阳不足,身体的气化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体内多余的水液变成浊湿,引起带下病。

今天的第二篇内容由葫芦哥给您滋润肺肾的妙方,朋友们一定要记得去看哦!

祝您健康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