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百病之源竟然是它?!食欲差、没精神、痰多都来看看这个中成药,谁用谁健康!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今年的秋天,不得不说真的是“多事之秋”,又是暴雨,又是疫情卷土重来,很多小伙伴自己的身体也不怎么安分,总是时不时冒出些问题。
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最近这段时间,有好多个朋友都跟我抱怨,说是入秋了身体也跟着变差了,吃饭也不香,大便还不顺畅不成形,“秋乏”越来越严重,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然后还总是咳嗽、咳痰,咳的倒也不是很严重,就是觉得喘不上气,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遇见这些症状的小伙伴,其实都是被“脾胃虚弱”这个问题给缠上了,脾胃虚弱可以说是秋天的百病之源,食欲差便溏是因为它,秋乏是因为它,秋咳大多也是因为它,还有很多看似八竿子打不着边的问题,比如说面色暗沉、发黄、头晕、消瘦等等,都跟脾胃虚弱脱不了干系。
那么这个脾胃虚弱咱要怎么解决呢?其实一味中成药就能搞定!
什么是脾胃虚弱呢?
再说中成药之前,我们得先知道脾胃虚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们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那啥叫后天之本?就是说你生下来之后一切的生命活动,包括维持健康,都得靠脾胃,因为脾胃负责消化吸收我们吃进去肚子里的食物。而且在中医里脾是属土的,自然界里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土,肥沃的土壤上才能养育出茁壮的大树,才会埋藏着珍贵的宝物,才能蓄住水。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的,不管是肺这个“金”,还是肝这个“木”,亦或者肾这个“水”,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土。
那脾胃虚弱会怎么样呢?看到这儿其实小伙伴们应该就很清楚了,说白了就是脾胃不好哪儿哪儿都不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食欲差吃得少、肚子胀(尤其是吃晚饭之后感觉很明显)、大便像溏泥一样稀、呼吸短促咳嗽、痰多、手脚没有力气、疲惫不想说话、面色暗沉发黄、消瘦等。
一味中成药,轻松搞定脾胃虚弱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脾胃虚弱这个“百病之源”我们应该怎么治疗调理呢?其实很简单,一个中成药就能搞定!
这个中成药就是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可以说是治疗脾胃虚弱,健脾养胃必备的一种中成药。它为什么这么厉害呢?看看组成您就知道了。参苓白术散的组成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莲子、桔梗、砂仁、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君药,这四位药材小伙伴们应该多少都听说过,它们组在一起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干什么的呢?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补益方,主要是用来益气健脾。这个方子就像是温文儒雅的君子一样,平和且有效的帮助我们把脾胃调理好。什么吃得少食欲差、大便像溏泥一样稀、脸色暗沉发黄、呼吸短促没力气这些问题它都能搞定。
然后和我们再来看白扁豆和薏苡仁。这两味药是臣药,负责辅佐前面的四位“君子”。其实很多时候,脾胃虚弱往往会伴随着湿气重一起来,因为脾胃虚弱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湿气滞留在脾胃里,然后就会出现大便像溏泥一稀、水肿等症状。而在中医里,白扁豆和薏苡仁都能健脾化湿,强强联手,分分钟搞定湿气。
方中的山药和莲子肉,这两味材料主要是负责健脾益气以及止泻。如果没有它们,光是祛湿,很多小伙伴就会出现便溏频繁或者拉肚子情况,有了山药和莲子肉,一边能摆脱大便像溏泥一样稀等的症状,一边能更快更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
砂仁和桔梗是这个方子中的佐使药,砂仁主要是用来温脾和胃,行气化湿,桔梗能宣肺、利咽、清痰、排脓。这里加入的桔梗是非常妙的,有了桔梗,这个方子就不止能健脾养胃,还可以补益肺气,也就是说能够调理因为脾胃虚弱导致的气短、咳嗽、痰多这些问题。
总而言之,参苓白术散这个中成药,就是在帮您补脾胃的同时,把体内的多余的湿气也除掉,还能顺便补肺气,治治咳嗽祛祛痰,这就是中医里说的“培土生金”。
处暑过了,秋燥也越来越盛,这段时间小伙伴们要是感觉食欲差不想吃东西,还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大便像溏泥一样稀,并且还伴有咳嗽痰多的话,不妨试试参苓白术散这个中成药哦,基本上所有药店都有卖,可以在家里常备上几盒。
最后,祝大家吃的好睡得香,健健康康的过好这个秋天。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并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是否适合使用请找大夫诊治开方。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