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的季节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一补就上火可以喝喝这杯茶!
#贴秋膘
,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最近啊,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留言,好多朋友都说自己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是觉得很疲倦,尽管晚上很早就睡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觉得身体很累,而且特别暴躁老是会控制不住发火骂人,是不是肝火太旺了呀?还有的小伙伴说自己腰啊膝盖啊老是酸软无力,气色也不好,而且总是头晕目眩,还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是怎么回事啊?等等好多问题困扰着大家。
如果啊,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您可能真的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肝肾阴虚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小编你说脾气暴躁容易发火是肝火旺我能明白,那跟肾又有什么关系呢?肾虚我理解,你说的这个肝肾阴虚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呀?别着急,接下来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肝肾阴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肝肾阴虚?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看病讲究五行对应五脏,各脏器之间相互配合也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话可一点也不夸张。
中医当中的五行学说认为水生木,而肝属木,肾属水,那我们就把肝比作一颗大树,大树想要成长离不开水分的滋养,滋养大树的水分就贮藏在肾当中。肝肾阴液相互资生,如果因为肾阴不足而不能涵养肝木,水压不住火,阴压制不住阳,从而导致小伙伴们出现自己所说的那些潮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疲倦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现象,就是肝肾阴虚。
怎么治疗肝肾阴虚呢?
这时候大家可能就会问,说了这么多那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讲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小编也不故弄玄虚了,这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能够有效治疗肝肾阴虚的方子——出自《柳州医书》的一贯煎!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
做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入1000ml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去除渣滓,温服。 这个药方虽然只有六味药,但每味药用的都恰到好处。中药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四气五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搞定肝肾阴虚的一贯煎吧! 之前我们就说过肝肾阴虚主要根源就是肾阴不足肾精亏虚。所以首要任务就是“虚则补之”,先从根本上出发才能做到治标治本。五脏发病的一般规律是在其所主之时受邪而发病,也就是说春天多发肝病,夏天多发心病,冬天多发肾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两季阳气内藏,是养肾养阴的最佳时节!
接下来小编要说的第一味药就是用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的生地黄,这味药也是此方的主药,为君。生地黄,根部深埋于地下,充分吸取了大地的精华,把能量都封藏住了,并且既能管肾又能兼顾到肝。我们知道肝藏血,肾藏精,可以说固本藏精藏血非它莫属啊! 生地黄将维持生命的根源稳固好之后,再用北沙参和麦冬这两味药来巩固肾脏“先天之本”的地位,保证肾阴充足肾精不亏虚了之后,再“跑”到肺和胃,去缓解由于肝气疏泄功能失调导致的胸脘胁痛、胃部反酸反苦等情况。
毕竟生地黄、北沙参和麦冬都属于偏寒的药材,虽然咱们阴虚,但是一直滋阴也会失去平衡的呀,你想想一味的用滋阴的药,不把握好度,阴虚治好了又该阳虚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嘛! 所以这个时候当归就登场了,这个名字本身也挺有意思的,由于它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所以起名当归。当归性温,有益气、补血、行血的功效。大家想一下,肾阴充足之后旺盛的肝气就被压制住了,肝脏可是人体贮存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枢纽,“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也就是说若是肝气被压制过头了会导致肝血不足,从而导致女性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就不好了。当归这个时候扮演的就是调节平衡的角色。 被称为“东方神果”的枸杞子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呢,我用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民国时候有一个名医叫做张锡纯,他每天晚上都会口渴,于是习惯放一碗水在床头,总是夜里起来喝水也不是个办法呀,后来,他就在睡觉前吃一口枸杞子,结果晚上居然不会口渴了。肝肾阴虚造成的咽干舌燥,内热等情况被枸杞子简单就化解了。
最后再来说一说川楝子,它可以说是整个药方的亮点所在了,肝肾阴虚使人肝气不顺,郁结于胸,从而导致情绪波动大,暴躁易怒甚至胸脘胁痛。这味药性微寒,既能够有效疏通肝气,使肝气畅达全身,还能够有效止痛。总之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打通”了体内的每一个通道,让各部位都能轻松运转起来!
药方就分享到这里啦,肝肾阳虚的小伙伴们不妨试一试!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但是“财富”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家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生活饮食习惯哦!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健康快乐!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并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