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软了一下的文】少女来信:我用好吃的治好哥哥的湿疹
(声明:所有医案均来自邮箱读者投稿。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兔子,你好:
我现在15岁,爱上中医3年了。
幼小结缘
说起中医,我们镇上一个老中医(已经去世了),他是位赤脚医生,医术杠杠的,在我们镇乃至县都很出名。我有次得了啥病(记不得了),他给我把脉、舌诊,可是我当时比较小,好动又爱哭,他就给了我一个小葫芦哄我,后来又把小葫芦送给我(每个就诊的小朋友都有一个)。结果他的药我吃了不久,病就好了。依稀记得那是在冬天的暖阳下,他的笑特别和蔼可亲,这些事在我幼小心灵里暗自埋下与中医结缘的种子。
慢慢入门
几年前,我买了一套梁冬徐文兵《黄帝内经》,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知道顺应天地之气才能活得不累,我也懂了物无美恶,过则为恶的用量法则,了解了自知者贵的道理……
上个暑假我无聊背了一部分《雷公药性赋》《汤头歌诀》,自学一点艾灸,了解了相关禁忌(只能上午灸,一些穴位不能灸),然后自己捣艾绒就是我生活的小乐趣(家住农村,艾草常见,我家最老的艾是6年艾),捣艾绒一般在600-700次就够了吧(拙见)。中医有一科叫祝由,我爷爷是那种民间法教的术士,我又跟他学了一段时间周易占卜(六爻),祝由之类的,我感觉祝由主要是心理干预作用。
生活实践
这事儿不远,几周前的事。那几天大雨不断,空气潮湿,我哥哥每天乱跑受到湿气侵害,鳏鳏的样子,经常拉肚子,还长小疹子。我就觉得他是湿气重,然而我家长认为喝几袋抗病毒颗粒就可以。结果喝了不见效,就带着我哥哥去了人民医院,那里的医生也就开了一些西药,吃了效果不大。
我就说让我试试吧。我从我记的小药方中找了个四神汤,用食疗的方法。四位神仙分别是:薏仁、莲子、山药、茯苓,1:1:1:1,煮粥煲汤,喝了大概一周左右,我哥哥就好的差不多了。然后我就让我哥给我诊费。
这个暑假我准备把艾灸更加系统地学习一下,哈!!我觉得保持健康有两点,一、心情重要。二、要扶阳固本祛湿。
哎,读了这封一个陌生女孩儿的来信,我惭愧了。她懂得比我都多啊,祝由啦,周易占卜啦,艾灸啦。。。。。另外她还有一个哥哥,这个我也没有。
如果我们的孩子都从这个年纪开始学习中医,热爱中医,那中医对改变世界,该起到多么宏伟的作用啊。
所以我们自学中医,真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孩子们。想想,如果我们用中医药治好了家人的病,保护了他们的健康,他们从心底里该是多么信任中医!就像本文的作者,她与中医结缘,不就是因为一位好医生么。
事实上,孩子们学会中医对于自己也是大有益处的。以后他们外出读书、学习和工作,妈妈就真的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的身体。
中医,其实比数理化对于人生的作用,应该是更大吧,至少也是平级。
说回医案。文中小作者在治疗哥哥的湿疹时,用了简单的方子除湿,其实她的组方就是八珍粉的简化版。主要的功效为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效果杠杠的,比人民医院看病的那个医生强。
这种食疗的方法比较缓弱,用了一个星期才好。所以你们在用食疗方法治病的时候也千万有点儿耐心,别两天没好就放弃了,实在可惜。
如果要用到中成药的话,可以用参苓白术丸,功效一样。
再次感谢这位可爱的小朋友的分享,期待收到你们更多的医案,投稿请至(邮箱仅供医案投稿,谢绝问诊,恳请谅解),来稿一经选登即送签名的《医目了然》或者芭宝丽围裙哦(任选一),等你们。
中医基础课马上就要开班啦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家庭医生
那就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