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暑湿的天气里,要不,咱换一种汤泡泡?

暑湿的天气里,要不,咱换一种汤泡泡?
是的,咱今天不说温胆汤了。老说,搞得好像我们只能泡它似的。

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8日(立秋),这18天就是一年中的长夏季节。长夏之际,夏秋之交,湿热是永恒的主题。这种日子,气机不调,三焦不畅,身热不扬,肢体困重,头重如裹,汗出不畅,胸闷脘痞,恶心纳呆,大便不爽,小便混浊,舌红苔腻。。。。。

我仿佛生动地勾勒出了自己的形象~~~~~

每到这时候我妈都会说我懒病犯了,但其实每个季节,我都会根据节气的变化,换着花样地犯懒病。这个,只是我夏天的样子而已。

既然是湿热,那么除了湿就是热。单清哪一个,另一个都在,所谓“徒清热则碍湿,徒去湿则助热”。所以想要清爽,就得用分消走泄的办法,让湿热要么从汗解,要么从小便走。

那这时候用啥好呢?温胆汤就算了,不够力度,换成三仁汤吧——这个夏天,不上手段不行了。

三仁汤: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功效为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中滑石是君药,清热利湿而解暑。三仁则是薏苡仁、白蔻仁、杏仁,其中薏苡仁淡渗利湿以健脾,可使湿热从下焦而去;白蔻仁芳香化湿,利气宽胸,畅中焦之脾气以助祛湿;杏仁则可宣利上焦肺气。

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助利湿清热;半夏、厚朴行气除满,化湿和胃。

诸药相和,使三焦湿热上下分消,气行湿化,热清暑解,水道通利,湿温可除。”

讲一个应用的医案吧,出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有这么一个病患,在炎炎夏日,出现了偏头痛的症状。他找到医生问诊,医生一看,偏头痛嘛,胆经循行的地方,一定是中了暑气,胆火上炎导致的。事儿不大,清个胆热就行了。

结果用药以后,病患确实感觉头痛好了很多,但是还是不舒服,胸口痞闷,舌苔白腻,没好透。

又去看医生。医生开始会诊,大家一番议论以后,觉得病人是暑湿证。暑气虽消,但是湿邪尚在,所以病没有好。

于是用了三仁汤加减方,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结果呢?一付药就治好了。

所以三仁汤在湿热的长夏季节,是不是个很应景的药物?也算是时令产品了。要是你们已经有了上述的症状,那就搞点儿汤泡泡脚吧,也让身体舒爽一夏。

温胆汤的组方其实是在化痰的二陈汤方中,加入了清热的竹茹和消积导滞的枳实,主要除痰湿。和三仁汤相比,它少了宣畅气机的药,清热解暑的力度也很弱,对于这样的暑湿天气,当然是三仁汤更对证一些。

三仁汤用后,可以明显感觉呼吸畅快,胸口不闷,午后不热,小便增多,肢体轻松。就是因为它有宣畅三焦的作用。

行吧。三仁汤就说到这里,长夏的日子,不是艾灸就是泡汤,照顾好自己,等待秋高气爽的日子来到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