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医案:儿媳妇妙手治眩晕

医案:儿媳妇妙手治眩晕
(声明:所有医案均来自邮箱读者投稿。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亲爱的兔子,见字如面。

今天上午婆婆打电话取消了中午一起吃饭的计划,说公公颈椎不好犯了眩晕症,头晕恶心想吐,不能出来吃饭了,她在家已经做了艾灸热敷等处理。

本来没当回事,因为公公婆婆是养生堂的忠实粉丝,期期不落,重点内容还要做笔记,所以觉得他们两个应该能处理好。可是吃完饭后老公不放心,说还是去看看吧。

去了以后公公刚从厕所呕吐完出来,脸色蜡黄,我觉得不大对,详细问了症状,说恶心、脑袋一转就晕,嘴里总是返上来粘粘的东西,已经两三天不舒服了。我问他不舒服之前吃了什么东西,说是端午那天早上吃了一个小粽子,然后喝了一袋奶,从那之后就开始不舒服。

当下我心里就有数了,应该是痰浊内阻。八十四岁的老人,本身脾胃虚寒,粽子不好消化,再加上阴寒的牛奶——积食+寒湿,肯定会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我对中成药所知不多,只知道要消积化痰,遂和老公出去买了保和丸和陈皮,回来陈皮煮水,吃两袋保和丸。买药回来的路上,我跟老公说,服药后两小时就会舒服很多,如果不信,立字为证!老公说,治好了再说。

回家让公公吃了两袋保和丸,煮了陈皮水,因为有事我们就走了。下午三点多打电话过去婆婆说还不错,没有再吐了,晚上八点又打电话过去,说不恶心了,头也不晕了,算是好了。说我这个“大夫”治得挺准。

哎哟,不容易被夸啊。一直以来因为公公婆婆喜欢看养生堂,自认为懂得很多,老公一个侄女还是学中医的,所以他们就对我这个中医爱好者有点不以为然,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提出的建议经常不被当回事!所以,这是一场立威之战啊,用实力征服他们!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玩笑归玩笑,如果他们真的认为是颈椎造成的眩晕的话,一直没有好转肯定会送去医院的。而现在医院对眩晕也没有好法子,不是止晕就是止呕,而公公吊瓶打多了会尿不出来……想想都后怕,幸亏我去了,幸亏我懂一点,否则病好不了,老人也太受苦了。

这样的儿媳妇,在家真是威风凛凛啊。

所以说,所有的地位都是靠实力争取来的。如果想有话语权,那就得让自己的话有分量才行啊。

知识改变命运。千古佳话,至理名言。

为啥这位老先生吃了点儿阴寒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头晕目眩呢?那是因为他脾胃的小轮不转啦,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恶心呕吐,晕眩无力。你们随意感受一下,如果脑袋里都是浊气,人能不晕么。

那这晕和颈椎有关系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为什么现在只要是眩晕症,到了医院就说是因为颈椎不好引起的?还不是因为现在的仪器再好,也测不到“气”这个东西吗!

测不到气,就没办法辨多少,辨好坏,当然也就无法知道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所以眩晕这个锅给谁背呢?谁长得不好就给谁背呗。

离脑袋最近的就是颈椎了,再加上经过几十年的耗用,谁的颈椎能和标本长一样啊,当然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和损伤,所以颈椎不出门,锅从天而降。就它了。

在中医里,能引起眩晕的虚虚实实的病机有好几种,脾胃小轮不转只是其一,这个话题以后我们可以展开讨论。

保和丸为消食剂,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陈皮煮水,冲服保和丸,理气健脾的同时,消积导滞,让脾胃的小轮再转起来。清气随着脾气上升,浊气随着胃气下降,当然眩晕啊,呕吐啊,就都好了。

颈椎?都说和颈椎没关系了。否则保和丸又不正骨,要真是颈椎引起的,吃了保和丸又有什么用呢。

中医诊病,辨证最重要。辨证前,问清发病的原因,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

再次感谢作者的分享,期待收到你们更多的医案,投稿请至(邮箱仅供医案投稿,谢绝问诊,恳请谅解),来稿一经选登即送签名的《医目了然》或者芭宝丽围裙哦(任选一),等你们。

想要获得更多治疗感冒、发烧、咳嗽、胃病的讲解

可以直接订阅我的微课程
本课程为《医目了然》音频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