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秘而不传的终极养生秘诀,仅仅8个字,学会了受益终身
古老的《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本中医理论专著,更是一部生命科学百科全书,其中所蕴含的养生智慧,即便过了几千年,依然十分先进。这不得不说,撰写《黄帝内经》的先祖们,拥有着高深莫测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学问。几千年来,人们在研究《黄帝内经》时,无不慨叹中医的博大精深。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养生理论讲述了很多,每一个理念都能令人受益匪浅,每一个篇章都能让人醍醐灌顶,但要说《黄帝内经》对于养生的终极奥秘,其实只有8个字。这8个字最早出现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蕴含着极其深奥的理论,学会了受益匪浅。那么,这8个字究竟是什么呢?很简单,“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句话用很简单的话说,那就是“阴阳平衡,健康一生”。其实《黄帝内经》的这个概念,与《易经》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易经》这句话告诉我们,阴阳互根、互补、平衡才是天下万事万物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而《黄帝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就是告知我们,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对生命健康有着重大意义。《黄帝内经》所隐藏的终极养生奥秘,归根结底就是平衡,要如何做到平衡,又需要从哪里平衡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阴阳平衡人体健康出现问题,首先就是阴阳失衡。人体的生命健康,都是由阴阳两种看得见、看不见的物质与非物质的系统协调完成的,如果这两种系统任何一方出现了不平衡,就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轻则亚健康,重则生病、衰老。所以,中医的辨证施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去辨别人体中哪些脏腑出现了阴阳失衡,然后通过中医的方法去纠正阴阳失衡,阴阳平衡了,疾病就容易恢复了。2.气血平衡
人体能够精神饱满、健康良好,在于气血的平衡,人体的生命能够生生不息,也在于气血的周流不息,气血的平衡协调,人体才能健康。一旦气血失衡,就会百病丛生。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就能调节人体气血的盛亏盈虚,使之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样疾病也就容易向愈了。3.精神平衡中医基础理论指出,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通俗来说,就是“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人体外在的精神面貌,是依赖人体内部的精气神,这二者是需要一个平衡的,如果为了维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过度去耗损精气神,这样不仅好的状态难以维持,还会加重内耗,从而使身体出现亚健康、疾病、早衰等问题。
4.情绪平衡《黄帝内经》中,对情绪是十分重视的,因为人的情绪可以影响气机的变化,气机的紊乱和不平衡,就会导致人体健康出现故障。比如急躁易怒,不仅仅会导致肝气过盛,还会导致脾气被郁,从而引发肝脾不调。这就是情绪失衡所致的脏腑气机紊乱,而引发的疾病。情绪上平衡了,人体内部气机就不会因为内因七情而导致“内乱”,再加上外部因素和谐,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了。
5.动静平衡《黄帝内经》对于养生来讲,既讲究动,也讲究静。通俗来说,那就是劳逸结合。我们平时都说,要多运动。其实就是因为我们静的太多了,所以要适当运动。如果运动的太多了,就需要适当的静。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讲究动静平衡,无论是运动养生还是静态养生,也需要重视动静适宜。综上所述,养生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躬身实践,会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过《黄帝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不是一成不变的,阴阳平衡一直都是动态的、是相对的,人们在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下,阴阳平衡都会波动,要使得阴阳平衡得到保障,人体的健康也才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