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脾胃论》中一个奇妙的配方,轻松搞定不想吃饭、困得慌、想睡觉

《脾胃论》中一个奇妙的配方,轻松搞定不想吃饭、困得慌、想睡觉

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就饿得慌。但是如果脾胃不舒服,也会出现不思饮食、心烦想吐、怠惰嗜卧的情况。这种情况属于脾胃有湿或者是脾胃不和。这种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常见,但是很多人对此也是听之任之,基本上没怎么管过。但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是胃受到了病邪的困扰,需要及时调理,以免引起更多的问题。
对于脾胃有湿或者是脾胃不和的问题,中医自古就有良方,尤其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平胃散,可以说是湿滞脾胃的不二良方。平胃散的临床作用极其强大,但却只有仅仅四味药。由“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等药组成。而且现代研究发现,平胃散可以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平胃散在调理脾胃有湿方面的确作用很强大,但是作为脾胃派的创始人李东垣,却觉得这个方子还有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兼证,加减一些药物,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李东垣发明了加减平胃散。同时对平胃散的剂量和功能主治也做了一些调整。李东垣笔下的平胃散,是由“甘草(锉,炒)二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两二钱,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五两”组成。主要作用是调理脾胃不和所致的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嗳腐吞酸,面色萎黄,机体瘦弱,怠惰嗜卧,身体沉重、关节疼痛,腹泻,还可调理“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疾病。在煎服法上,《局方》认为可以加上生姜和干枣一起煎汤温服,或者去掉生姜、干枣煎汤,饭前或空心趁热服,也可以加一点点食盐,“沸汤点服”。李东垣对此并未改变。但李东垣却认为,平胃散这个方子可以长期服用,而且还能“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东垣对平胃散的临床应用的加减化裁。如果有小便赤涩症状的,可以加用白茯苓和泽泻两味药。如果是伴随有米谷不化、饮食多伤的症状,可以加上枳实;如果伴有胸中气机不快,心下痞气,可以加枳壳、木香;如果伴有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可以加黄芪、人参;如果伴有心下痞闷、腹胀,可以加厚朴的量、减少甘草的量;如果是在夏季,可以加炒黄芩;如果遇到雨水较多的时节,可以加茯苓和泽泻;如果伴有痰涎,可以加半夏。对于平胃散的加减,李东垣认为,除了苍术、厚朴外,按照比例进行加减,有痰加半夏五分;如果咳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可以加当归和黄芪;如果脉洪大而缓,可以加黄连和黄芩;如果大便很硬,可以加大黄三钱、芒硝二线,喝药的时候先把麦麸炒的桃仁嚼烂,然后用药汤送服。看完这些,不得不感叹,脾胃学派创始人李东垣的学识的确高超,而且对于无论是脾胃困湿,还是脾胃不和,导致的不想吃饭、心烦喜呕、困得慌、老是想睡觉,都可以用这个平胃散。如果还伴随一些其他的症状,可以按照李东垣的方法进行调养。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