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症状和舌象不相符!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小编有话说:
新型冠状病毒是我们的大敌。
首先,对冲在最前线的医护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战士们,你们辛苦了!一定注意安全!平安回来!
而现在,对于我们所有其他人,最主要的都是于自身做好防护工作:
戴口罩出行,勤洗手,避免出入人多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减衣物,注意饮食清淡而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放松,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杞人忧天。
有余力的,正确宣传本次肺炎情况,让更多人做好防护!
防护好,不得病,才是王道!
由于病毒特殊,从个人到官方,最近网上预防流感的方子迭出不穷。
而其实,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最好不要随意使用文中的预防方子,可以在询问医生、医学生、有医学背景的人之后,再考虑使用。
并且,预防不是治疗,一旦有任何呼吸系统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就是去!医!院!去!医!院!去!医!院!(有些地区有指定医院,非指定医院是不接收感冒发热咳嗽患者的,请大家务必了解当地规范)
肖老师如是说: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难点在此,请各位同道朋友们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次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从公开的资料看,特征性的表现为发热、干咳、少痰,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起初的资料均来源于西医的报道,没有舌象图片。而现在,陆续可以看到一些舌象照片,从舌象来看,却符合湿热的表现。
从症状来看,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肺燥的特征,这个治疗本来就很复杂,也很困难。
从舌象来看,是湿热的征象,那症状为什么不是咳嗽痰多?
临床上如此重要的两点症状和体征互相矛盾,甚至可以说,背道而驰,这怎么理解?治疗方案又该如何决定?
网上分享的中医治疗方案众多,大家可以自己查阅。今天,我们来看看官方的方案。
(以下内容仅供医学背景人员参与专业讨论,非医学背景人员可从中了解中医人治疗此次肺炎的相关情况。)
1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病毒肺协定方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大致属于中医“温病”或“疫病”范畴,通过临床实践,此类患者临床以发热或未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周身困重、纳差、苔腻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进展出现咳嗽、胸闷、喘促等表现。
其基本病理因素为湿与热,基于目前临床实践,治疗上以分期论治,急性期分上、中二焦辨证论治,恢复期兼顾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具体如下:
一、病毒肺上焦辨证:
1. 外邪袭表、郁而化热证
发热,体温38℃以上,乏力,头痛无汗,全身酸痛,心烦,舌苔薄黄,脉浮数。
证属外邪袭表,邪郁化热,柴葛解肌汤加减:
柴胡15g,葛根20g,黄芩12g,生甘草10g,羌活10g,白芷12g 蝉衣10g,僵蚕12g,生石膏30g,白芍20g,连翘15g,板蓝根20g,玄参20g
2. 邪热壅肺证
发热,汗出或无汗出,38℃以上,咳嗽,胸闷喘气,纳差,乏力,口渴,舌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症属邪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加减:
生麻黄12g,苦杏仁12g,生石膏40g,生甘草10g,藿香15g,佩兰15g,苍术15g,砂仁10g,板蓝根20g,神曲30g,桑白皮15g,枇杷叶15g
二、病毒肺中焦辨证:
1. 湿热并重证
发热,体温37.5℃以上,倦怠,乏力,纳差,口渴,便稀,舌白或厚腻,脉濡或滑数。
证属湿热并重,甘露消毒丹加减:
白蔻仁12g,藿香15g,茵陈20g,滑石12g,通草10g,石菖蒲15g,黄芩12g,射干15g,薄荷15g,生苡仁20g,连翘15g,浙贝母15g,神曲30g,生山楂30g,蝉衣10g,僵蚕12g
2. 湿困脾胃,邪郁肝胆证
发热或无发热,乏力,头晕,四肢沉重,胸闷,纳差,口干,口苦,苔白或腻,脉滑。
证属湿困脾胃,邪郁肝胆,柴平散加减、三仁汤或升阳益胃汤加减:
柴胡20g,黄芩12g,法半夏10g,生姜12g,苍术15g,生甘草10g,陈皮15g,厚朴15g,蝉衣10g,僵蚕12g,神曲30g,生山楂20g,淡竹叶15g
三、病毒肺恢复期
1. 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
身热,心烦不寐,汗出,气短神疲,口干喜饮,纳差,舌红,少苔,脉虚数。
证属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加减或王氏清暑益气汤:
淡竹叶15g,生石膏25g,人参15g,麦冬15g,法半夏10g,生甘草10g,山药30g,神曲30g,生山楂20g,蝉衣10g,僵蚕12g
2. 肺脾气阴两虚证
乏力,心慌,口干,汗出,纳差,腹胀,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虚数。
证属肺脾气阴两虚,六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减或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人参12g,白术15g,茯苓30g,生甘草6g,法半夏10g,陈皮12g,麦冬20g,五味子15g,神曲30g,生山楂20g
四、病毒肺预防方
对于有密切接触以及老年、幼儿、肥胖等高危人群适用。
以益气固表、化湿解毒为法,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12g,蝉衣10g,防风15g,连翘15g,苍术12g,藿香12g
2
湖北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试行)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等有关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预防
(一)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工作。
(二)药物预防使用七味汤,组成如下:黄芪15g,炒白术9g,防风9g,贯众6g,银花9g,陈皮6g,佩兰9g
二、中医药治疗
(一)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化湿祛浊。
(二)分证论治
1、轻症
(1)热毒袭肺证
主症:发热,恶寒,咽干痛,干咳少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头痛。
舌脉: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清瘟败毒饮
(2)湿毒阻遏证
主症:干咳少痰,咳声声重,胸闷,伴有疲倦纳呆,大便溏。
舌脉: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法:解毒化湿、透邪外达
基本方药:三仁汤合升降散或藿朴夏苓汤
2、重症
(1)湿毒蕴结证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或有黄痰,胸闷,呼吸气促,腹胀纳差,大便溏。
舌脉:舌红苔腻,边有齿痕,脉濡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化浊
基本方药:甘露消毒丹合达原饮
(2)热毒炽盛证
主症:壮热,咳嗽,痰黄稠,胸闷,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赤黄。
舌脉:舌绛红,苔黄或燥,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基本方药:白虎汤合清营汤合清瘟败毒饮(人参败毒散)
注:文中图片和官方协定治疗方案选摘自网络及个人朋友圈,可保证其真实性。做好防护!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具体诊断和用药请遵医嘱!
封面图来源于360图片。
//////////
猜你喜欢,点击可:
原创|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可能是“燥咳”!
没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杂气”学说
治疗温病,从看懂这句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