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的“本气衰旺”理论,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演化思路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们都知道,正经有十二条,但是主司气化的经络有6条,而剩下的6条经络则是起到从属气化的作用。什么是“从化”呢?意思是不掌管气化权限的,而是主司气化的一个从属而已,所以,十二条经络则由六气统领。人体如果生病了,要么会显现出主司气化的本原之气,或者是显现出从属气化的本原之气,又或者是主司气化的基础上出现从属气化的本原之气,又或者是从属气化的基础上出现主司气化的本原之气。这个之间的奥秘就在于主司气化和从属气化的衰旺了。
手少阴心经,主司气化的是君火(丁火),足少阴的癸水听从君火之令而气化为热,这就是正常的,但是足少阴出现寒气之病,就是从属气化表现出的本原之气,为什么呢?因为水的本性是寒冷的。如果手少阴心经出现寒气之病,那就是主司气化显现出的从属气化的本原之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君火之原也可以从水中化生出来。
足太阳膀胱经,主司气化是寒水(壬水),手太阳丙火听从主司气化寒水的命令,而化为寒气,这是正常的。但是手太阳小肠经出现热气之病,则是从属气化的本原之气导致的,为什么呢?因为火本身就是热性的。如果足太阳膀胱经出现热气之病,则是主司气化出现的从属气化的本原之气,为什么呢?因为寒水的本原也是从火热之中化生而来的。
足厥阴肝经,主司气化为风木(乙木),手厥阴心包相火(丙火)听从主司气化而化为风气;手少阳以相火(丙火)主司气化而化为暑,而足少阳甲木听从主司气化的命令而化为暑气;这些都是正常的。假如手厥阴心包经出现暑热之气的病变、足少阳胆经出现风之气的病变,这些都是从属气化而出现的本原之气,为什么呢?因为火热之性容易生暑,而木之性能容易生风。
足太阴以湿土(己土),主司气化是湿土之气,而手太阴肺经(辛金)则听从主司气化而化气为湿;手阳明燥金(庚金)主司气化为燥气,足阳明胃经(戊土)则听从主司气化而化气为燥,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手太阴肺经出现燥热之气的病变,足阳明胃经出现湿气之病,这都是从属气化而出现的本原之气的病变,为什么呢?因为金的属性本来就是干燥,而土的属性本来就是潮湿的。
但是万事万物的规律往往并不止一条,往往除了一般规律之外,还有特殊规律。比如足太阳经,虽然是寒化之气,但是经常出现的病症则是热病居多;手少阴经,虽然气化主要是热气,但是经常出现的病症则以寒病居多;厥阴经的气化以风木居多,当然它的病变也的确如此,为何?风性无常,时不时会刮一点。少阳经虽然气化多以相火居多,但是火烧不起来的现象也并不少见。阳明经气化本来是属于燥,但是手太阴肺经从属土气而化为湿的,十有七八,常见的很。
土气的本性是湿的,但是足阳明戊土从属气化而化为燥气的,却只是十分之二三。这充分表明了一个问题,在六气从化的过程中,规律往往不止一种,这其间大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所以这样演化,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本原之气的衰旺,本原之气强大,自然会按自己的套路来,倘若不强大,只能夹缝生存、乖乖听话。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