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得了肝癌让马兜铃背黑锅?面对莫名其妙的“中伤”,老中医这样说!

得了肝癌让马兜铃背黑锅?面对莫名其妙的“中伤”,老中医这样说!
转自公众号:熊猫医学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ODMzODMzMg==&mid=2247483727&idx=2&sn=d7a615755c2a353a23fab97db5b3cc03

曾有一篇马兜铃酸的重磅论文在科普圈疯传,该论文说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中国人容易得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看到这样的消息之后,作为中医人士,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能很少人知道。因为,得不得肝癌,关它马兜铃什么事?难道,不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就不得肝癌吗?
其实,对于中医药,面对这样的中伤已不是一两次,这主要是别人没有对中医药进行深入研究,很多时候都只是莫名其妙的被躺枪。在中医里,也从来不避讳中药的毒性,而且中医里还对“毒剧中药”有着深入的研究,就连古代配制“鹤顶红”的砒霜,只要用对了,依然是一种治病良药;即便是大补如人参,只要用错了,也照样会要人性命。这就是中医讲究的辨证观念。

在中医的概念里,有一个“以毒攻毒”的说法,而且也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这五样东西合称为“五毒”,按照常规逻辑,这样的东西人能喝吗?肯定不能。然而,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治疗疑难杂症的良药。当然,这些药物在运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炮制与配伍。
那么,我们来看看马兜铃的炮制吧!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就对马兜铃的炮制有过论述:“凡使,采得后,去叶并蔓了……劈作片,取向里子,去隔膜并令净,用子并皮,勿令去革膜不尽。”在《扁鹊心书》中也有“去丝蒂”的说法,而现代一般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搓碎即可。其实这个还只是最简单的炮制方法。
对于马兜铃的炮制,还有一种是炒马兜铃。在《本草蒙筌》中曾这样记载,“去革膜,取向里匾子,入药剂微炒燥为良”。《得配本草》也记载,“去膈膜,取净子炒用”。而现代的炒马兜铃则是取净马兜铃碎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色变棕黄色,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马兜铃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炮制方法,那就是用蜜制。具体制法是,取炼蜜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干净的马兜铃碎片,拌匀,稍微闷一会儿,然后放在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即可。至于炮制时,马兜铃与蜂蜜的比例,一般是4:1。
再来看看配伍,在《圣济总录》中,马兜铃可以用来治疗肺热咳嗽、气急喘促,而这个时候需要如何配伍呢?原方剂量为马兜铃七枚,桑根白皮(锉)三两,甘草(炙)二两,升麻一两,灯芯一小束。将这些药㕮咀,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的时候,取药末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一日三次。
在《本草汇言》中,记载了马兜铃治疗外科疾病的经典配伍。比如治疗血痔诸瘘疮的时候,用马兜铃一两,甘草五钱,怀生地、于白术各二两,分成五份,每次服用时,取出一份,水煎服。又比如在治疗瘰疬久不消的时候,可以马兜铃三钱,当归、生地各二钱,牡丹皮一钱,水煎服。

总体来讲,马兜铃味苦、微辛,性寒;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等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痔疮肿痛,水肿等病症;内服可煎汤,每次用量为3-9g;也可入丸、散剂。一般止咳清热多灸用,外用熏洗宜生用。
对于马兜铃的一些注意事项,自古就有提及。比如马兜铃味苦而寒,内服过量,可致呕吐。还有,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泄者禁服,胃弱者慎服。从这些资料来看,并没有找到马兜铃与肝癌发病的直接关系。虽然,论文中所说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会导致癌症,但是,癌症的发病机制也是十分复杂的,也并非就只是服用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