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七旬老人心悸十余年,突然加重,中医:感冒诱发,这样治疗才有效

七旬老人心悸十余年,突然加重,中医:感冒诱发,这样治疗才有效
转自公众号:蜀山医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I3MTcxMw==&mid=2652128761&idx=1&sn=16b3cc2e4fd812d1073b0040daf4e32d

社长按:
“世间疾病千千万,发病原因万万千,很多疾病的发病原因往往出人意料。比如一个七旬老人心悸了十多年,突然复发并加重,自行服用往期常用的那些药物,毫无效果,请求中医治疗,结果发现,竟是感冒诱发,所以治病要求本,审证要求因,找到病因,对症下药,自然就药到病除。”
张某,女,72岁,河南人,2018年6月10日诊。反复心悸10余年,复发3个月,加重2天。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10余年,反复发作心慌、心悸。3个月前不明原因病情发作,近几个月来心悸频发,西医诊断为“频发房性早搏”。2天前,病情加重,心悸一日即可发作10多次,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稍微走动即发。自服稳心颗粒、肠溶阿司匹林、银杏叶片等,病情不缓解,遂来我门诊求治。
刻下症见神差疲乏,面色晦暗。自诉早搏、心悸复发已有3个月,曾服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益气养血中药诸方无好转,此次加重2天。
加之家务繁忙,年事已高还要照看孙子,晚上休息不好,导致近几个月来心悸频发。除心悸、心慌外,尚伴有头晕、气短、胸闷、眠差、频频呃逆,稍动则心累心悸。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寸脉浮滑。辨证:湿邪外感,少阳气机不利,心神不宁。治法:化湿疏表,宁心安神。处方:小柴胡汤加减。方药如下:柴胡12g,黄芩8g,法半夏12g,党参10g,炙甘草6g,藿香12g,佩兰12g,厚朴15g,茯苓20g,防风12g,炙远志12g,苏叶12g,生白术15g,枳壳12g,陈皮12g,郁金15g。3剂,水煎服,两日一剂。6月29日复诊:患者高兴而来,诉服用上方3剂后,数月心悸即缓解,又自行照原方抓药3剂服用。半个多月来,心悸已不发作,精神好转,面色渐转明润,头晕、气短、胸闷、眠差、呃逆等症状均已缓解。此次来诊要求将上方加工成丸药服用一段时间。笔者依照上方,稍作增损,加黄芪15g,3剂加工为丸药。按:按《中医内科学》教材,内科疾病按五脏系统病证分类,其中心悸归属心系疾病,辨证分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容易让学者错误地以为心悸皆属于内伤病,治疗则多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为主。
但临证实际中,心悸亦可因外感诱发,当用表散祛邪之法,不可忽视。
本案患者素体气虚夹湿,但此次心悸大发作,根据舌象与脉象来看,是风邪夹湿引发。其脉弦滑,是少阳受邪而郁,其寸脉浮滑,是有外感风邪夹湿征象。笔者诊治时告诉患者说,其实她这是“感冒”了,不得再服补益类中药,而应以宣散湿邪为主。患者闻笔者之言,大惑不解,说自觉并无一丝一毫“感冒”症状,心悸、心累、短气、疲乏不就是气虚吗?怎么会是感冒?此非通常所谓“感冒”一病,但病因病机同理,亦为外感所致,类似气虚感冒。故治疗以小柴胡汤加防风、苏叶、郁金、枳壳疏散少阳经邪气,藿香、佩兰合防风、苏叶、陈皮解表化湿,内含导痰汤化痰之功,稍佐党参、生白术、茯苓益气化湿,炙远志化痰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并未用过多补益药,以疏散化湿为主,而取良效。可见,中医疗病,即使是内科杂病,也要思索疾病之源,不可忽视受病之初及外邪诱发之因,百病皆有表证,非独“感冒”。风为百病之长,诚非虚言!
《蜀山医案》是汪老师第一部个人医案著作,可谓是字字从心坎出,将其几十年中医功底如数家珍地写出,旨在“济世活人”。中医自古便有“惟愿世人不生病,哪怕药架上灰尘”的宏愿,而这样一本“良方起沉疴”的医案辑录,你值得拥有。《蜀山医案》的撰写,从2016年跨越到2019年,2020年方得出版。本书为汪老师所著个人医案集,系根据个人门诊病案收集、整理、编按而成。扫描下方二维码,识别可订购。

《蜀山医案》
官方正版
长按扫码订购

书中集录了汪老师临床治验的疑难病证、危急重证及多年求治不愈的医案,如四十五年咳嗽、二十年恶寒、七年糖尿病燥热、七年咽痛、四年大小便失禁、三年自汗、一年低热、三个月彻夜不眠、两个月血尿、二十天高热,以及IgA肾病、甲亢、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系统型硬化症、肺癌晚期水肿腹水、类风湿关节炎、尿毒症并心包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病、疮疡久不收口等中西医皆为难治的疑难病或危重病医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医案作品。还等什么?扫描上方二维码,或者点击下方,均可订购。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