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被誉为“百药之首”的这味中药,黄元御《长沙药解》将它排在第一

被誉为“百药之首”的这味中药,黄元御《长沙药解》将它排在第一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甘草这味药,在古今中医的眼中,无疑是出场率最高的一味中药,素有“十药九草”之称,它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即便是具有大补元气、延年益寿且号称“百草之王”的人参,出场率与甘草相比,也依然甘拜下风。由于甘草的特殊性能和作用,享有“中药之王”“百药之首”“群药之魁”“药中国老”之美誉,是中医史上一味独特的药用植物。
甘草的使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甘草具有“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等作用,且指出甘草也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久服轻身延年”就是最好的佐证。

对于甘草的临床运用,医圣张仲景也是颇有发言权的,在《伤寒杂病论》中,甘草出现在很多的方子里。比如治疗少阳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比如治疗太阳伤寒中风,下后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的甘草泻心汤;比如治疗太阴伤寒,脉沉腹胀,自利不渴的四逆汤;比如治疗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的通脉四逆汤;比如治疗少阴病,四逆的四逆散;比如治疗伤寒汗后,烦躁吐逆,手足厥冷的甘草干姜汤;比如治疗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的甘草附子汤;比如治疗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的甘草麻黄汤;比如治疗太阳伤寒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属阳明的调胃承气汤;比如治疗产后下利虚极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比如治疗少阴病,二三日,咽痛的甘草汤;比如治疗蛔虫为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的甘草粉蜜汤等。即便大名鼎鼎的麻黄汤、桂枝汤中仍然有甘草的身影。

那么,黄元御又是如何认识甘草这味良药的呢?黄氏认为,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从这里可以看出,黄元御对甘草的评价甚高,而且在黄氏的《长沙药解》中,被黄氏排在全书第一的位置。

黄元御认为,人体的先天祖气向左旋转而化生己土,向右旋转而化生戊土,于是脾胃就出现了,脾胃的升降就会演化出金木水火四维,于是“四象全而五行备”,在五气之中,土气得“四气之中,四色之正,四臭之和,四味之平”,而甘草“气色臭味,中正和平,有土德焉,故走中宫而入脾胃”。黄元御认为,人体的脾土温暖而升腾就能生化肝木,肝能贮藏血液而脾又是生血的本源;而胃土清新沉降而能制化肺金,肺能贮藏气机而胃又是化气的源头,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就会畅通无阻、收放自如。而气血的正常分宫,全赖土气的运筹帷幄,所以黄氏认为,“甘草体具五德,辅以血药,则左行己土而入肝木,佐以气药,则右行戊土而入肺金”。

为什么说甘草是“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呢?原因在于,肝血温暖而升腾,就能化生神气,而肺金清新肃降,就能生化精血;而脾胃是精神气血的“皇帝”,凡是“调剂气血,交媾精神”,离开脾胃是万万不能的,而要调理脾胃,离开甘草也是万万不能的。

肝与脾的疾病,容易出现下陷的病症,所以要能入肝脾的药,就得“佐以升达之味”;肺和胃的疾病,容易出现上逆的病症,所以要能入肺胃的药,就须“辅以降敛之品”。比如说,呕吐,这种疾病或症状大多是肺胃之气上逆导致的,气机上逆,滞涩不通,无法宣发,就会出现心胸痞闷。又比如说,泻痢,这种疾病或症状大多是肝脾之气下陷引起的,气机下陷,停滞不前,无法下达,就会出现腹胁胀满。但深究其原始病根,其实还是由于中气虚弱导致的。气机上逆,应该“养中补土”,气机下陷,应该“达郁升陷”。而前人所说的“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观点,“非通论也”,“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

关于甘草的药用方法,也是有讲究的,黄元御认为,如果要使甘草具有上行的作用,就用甘草头;如果要使甘草具有下行的作用,就用甘草梢;如果药使甘草具有泻火消满的作用,就用生甘草;如果要使甘草具有培土补虚的作用,就用炙甘草。凡是一切咽痛疼痛以及一切“疮疡热肿”,都应该使用生甘草“泻其郁火”。炙甘草在炮制的时候,需要去皮之后,用蜂蜜炙干,这样的药用效果会更佳。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吧!
点击""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